高适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应该是一位有才华但仕途不顺的士人。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节物惊心两鬓华: - “节物”通常指节日或时节,这里可能指的是重阳节。“惊心”意味着内心感到震惊或不安。“两鬓华”描述的是诗人的两鬓已经斑白,暗示了他年纪的增长。 - 注释: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时刻,诗人的内心因世事的变迁而感到不安。他的两鬓已经斑白,反映出他年事已高。 2.
诗句原文: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译文: 在耕种桑树和柘树的田地间,土地肥沃,蔬菜生长得非常成熟。我想问,那些以蔬菜维生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与在朝廷中做官的人相比,哪一种更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田园生活的朴素与宫廷生活的奢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官场名利的不屑。诗中的“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而“为问葵藿资
```text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 注释: - 出门: 离家外出或远行。 - 何所见: 见到了什么。 - 平芜: 指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译文: 走出家门我看到了些什么,只见一片繁花似锦的春色覆盖在平原上。然而我却感到遗憾和悲伤,因为我没有遇到可以相互理解、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而只是混迹于酒楼之中的一名醉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注释: 闺情:指女子思念情人的诗词。 自处长信宫,每向孤灯泣。 长信宫:汉代宫中有长信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妻子。 孤灯泣:独自对着孤单的灯火哭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闺门镇:整日紧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性相思之情的诗,诗人用“自处长信宫”和“每向孤灯泣”两句描绘了妻子在丈夫离家出走的孤独与痛苦。妻子独自一人面对孤独的孤灯,泪水滴落,无人倾听。她整日紧闭着家门
【解析】 “闲居”是题目,全诗共四句。第一句点题,第二句写春色使人产生游春的愿望;第三句由酒引出读书,第四句以酒比书,突出了读书的益处。“柳色”指春风,“惊心”指使心情激动。“厌索居”指厌倦了隐居的生活。“方知一杯酒”意思是只有一杯美酒才能胜过百卷书籍。 【答案】 ①闲居:闲居无事。②惊心事:柳树的绿影使作者想起了春天来临,于是不禁感到惊喜。③厌索居:厌倦了隐居的生活。 译文:看到春天的美景
注释: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我在这里做官感到难以适应,云和山的路想要走到底。 自认为机智聪明而受到责骂的官吏,我决定隐居起来不再做官。 赏析: 《封丘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在官场上的失意,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
【注释】 东平:州名,治所在东平县。别:送别。少府:官名。 黄鸟:指燕子。翩翩:飞翔轻快的样子。杨柳垂:杨柳飘荡下垂。 怨别:伤离别。自惊:自己感到惊异。万里:一万里路。千里外,远隔千里之外。 论交:结交朋友。却忆:又想起,又记起。十年时:指过去十年间的事情。 云开:云散天晴。汶水:汶河,在今山东汶上附近。孤帆远:一只孤零零的船帆向远处飞去。梁山:山名。 此地:此处指东平。从来:历来。乘兴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中同颜六少府一起宦游之作。 第一句“传君昨夜怅然悲”,表达了作者对颜六少府昨晚的感慨和同情。这里的“传君”指的是作者向颜六少府传达自己的心情;“昨夜”则表示时间是在晚上;“怅然悲”则是表达作者的悲伤情绪。 第二句“独坐新斋木落时”,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新的书房里,等待秋天的到来。这里的“新斋”指的是诗人的新书房,而“木落时”则是指秋天的时候。 第三句“逸气旧来凌燕雀
【注释】 ①蓟北:今河北、北京一带。②屯(tún)兵:驻守军队。③迈:走远,远征。④封侯:指封爵和食邑。 【赏析】 此诗写送别友人去边塞戍守,抒发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并暗含报国立功之意。 首句“积雪与天迥”,点出时间是隆冬腊月,正是雪飞满天的时候,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这是实景。 次句“屯军连塞愁”,点出友人要奔赴边关,这是虚言,也是诗人的主观感情的反映。 第三句“谁知此行迈”是说
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与赏析: 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解】 金城:地名,在今甘肃兰州一带。 北楼:指兰州城的北楼上眺望所见之景。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