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注释】 ①颜少府:指唐代诗人李白。②行子:远行人。③蔡泽:战国时纵横家,曾游于诸侯之间,最后客死秦国。④登高:指重阳节登高。⑤独坐空搔首:意思是说登高虽可断肠,但不如闲坐无聊,徒然地搔首发痒。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诗人当时在洛阳,与友人颜真卿、崔宗之等同游东都城南的升仙桥南,即景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议论,感慨颇多,有对朋友的劝勉,也有自伤身世之感。全诗语言朴实流畅
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与赏析: 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解】 金城:地名,在今甘肃兰州一带。 北楼:指兰州城的北楼上眺望所见之景。西望
自蓟北归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译文: 我骑着马向北门进发,北风吹动着边塞的战马发出哀鸣。远处的山口显得苍茫无边,走出峡谷才看到辽阔的天空。五位将领已经开始深入敌营,而我率的前军只走了一半的路程。谁能理解我的志向未得施展的无奈,只能孤独地返回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作于这年冬天
诗句原文: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译文: 在旅途中,我骑马奔驰,感到疲惫不堪,而我却用宝刀自豪地炫耀自己。现在,我远行至此,却发现自己如同无用之人,俸禄微薄,实在是徒增烦恼。眼前的山峰连绵不断,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连;而我,只是一身青布衣裳的普通士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的作品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释: 1. 高馆张灯酒复清:指夜晚的客栈灯火通明,饮酒后更加清醇。 2. 夜钟残月雁归声:夜晚的钟声在残留的月光中传来,大雁南飞的声音。 3. 只言啼鸟堪求侣:只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似乎在寻找伴侣。 4. 无那春风欲送行:春风想要送行
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 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注释: 1. 同官载酒出郊圻:官员们携带美酒到郊外。同官指与自己一同任职的官员。载酒指带着美酒。 2. 晴日东驰雁北飞:晴朗的日子,太阳在东方升起,大雁向北飞翔。 3. 隔岸春云邀翰墨:隔着水面的春天的乌云好像在邀请着书写的笔墨。 4.
【注释】 ①居庸:即居庸关,长城关隘名。在今河北西部。古时为北方边地要塞。 ②别:别离。 ③客衣单:指远行之人的衣着单薄。 ④溪冷泉声苦:山间溪水寒冷,声音凄切。 ⑤云雪尚漫漫:天边的云层还很厚,大雪还在下。 【赏析】 此诗写诗人赴任途中所见所感。 首联“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点出此行之难,是全篇主旨所在,也是全诗句眼。一“久”字道出旅途遥远漫长,而“难”字则写出行程艰险
诗句原文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译文注释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描述了他在送兵到驻扎在妫川城内的清夷军后返回途中的感受。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观和战争环境以及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边塞生活和军事生涯的无奈与辛酸。 赏析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三首
入昌松东界山行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注释: 1. 入昌松东界山行:进入昌松的东部边界山中行走。 2. 鸟道几登顿:形容山路陡峭曲折,如同飞翔的鸟般艰难。 3. 马蹄无暂闲:马儿没有片刻休息的机会。 4. 崎岖:山势曲折险峻。 5. 出长坂:走出一段长长的山路。 6. 合沓:重叠交错。 7. 石激水流处
【注释】 1. 徒然酌杯酒:徒然,白白的;酌,斟满;杯酒,酒杯。 2. 不觉散人愁:散,消散;愁,忧愁。 3. 相识仍远别:仍,仍旧。 4. 欲归翻旅游:欲,想要;反,反而、又;游,游览;旅,旅行。 5. 夏云满郊甸:满,充满;甸,郊外。 6. 明月照河洲:明月,明亮的月亮;洲,大河中的沙洲或陆地。 7. 莫恨征途远:莫,不要;恨,遗憾;征途,旅途;远,遥远。 8. 东看漳水流:东,向东;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