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注释】

①颜少府:指唐代诗人李白。②行子:远行人。③蔡泽:战国时纵横家,曾游于诸侯之间,最后客死秦国。④登高:指重阳节登高。⑤独坐空搔首:意思是说登高虽可断肠,但不如闲坐无聊,徒然地搔首发痒。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载(744),诗人当时在洛阳,与友人颜真卿、崔宗之等同游东都城南的升仙桥南,即景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议论,感慨颇多,有对朋友的劝勉,也有自伤身世之感。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动人。

首联两句写重阳节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慨。“檐前白日”,指日色西斜;“应可惜”,言时间过得快,太阳即将落山了。这两句以白日将落来烘托出篱下黄花已凋的景色。“篱下黄花”是作者所喜爱的,因此说它“为谁有”。这里用一“为谁有”三字,把篱下黄花的命运,写得更具体、更有情致了。

颔联两句写主人迎霜未授衣,客人得钱始沽酒的情状。“行子”指远行者,“主人”指居处的近邻。“未授衣”,言秋寒尚未来临,所以还穿着夏衣。“得钱”,指有钱可买酒,而不必穿冬衣。这两句从表面上看似乎描写了一个极冷极暖的情景:天气转凉,人们开始穿起衣服,而有人却还在穿夏衣,甚至没有钱去买酒喝。其实这是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颈联两句写苏秦、蔡泽的遭遇,借以比喻自己的遭遇,并表示自己宁愿独处也不愿意像他们那样受人轻视。“纵使登高只断肠”,意谓即使登高远望可以解忧,也只是枉然;因为这种登高远望只是徒然的烦恼,并不能真正使人解脱忧愁。“不如独坐空搔首”,意谓还不如独自一人坐着发呆,无目的地搔首弄姿。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消极,实际上却表现出了诗人的积极态度,即诗人并不因为受到世人的轻视而感到绝望;相反,他宁愿独处而不愿受人轻慢。

尾联两句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决心。诗人以登高远望为喻,表示他虽然身在仕途之中但却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而以空搔首为喻,则表明他虽然被世人轻视为“憔悴人”,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决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艰难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自己不因世事炎凉而改变初衷的刚毅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