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日赏梨花时有感而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起句“雪香吹尽树头春”,点出季节:春天已过,但雪的香气仍在树头上弥漫。这是诗人对梨花的观察和感受。 次句“谁遣西风为返魂”,诗人把春天比作死去的人,用“返魂”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西风的神奇力量,使春花重放。这里的“返魂”与“送别”、“招魂”等词一样,都是指人的灵魂从死亡中复活,这里却用来描绘西风唤醒了梨花的生命,使它们重新绽放
【注释】 登泰山:作者在登泰山时写下的诗。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风云一展,直上云霄到了天关;平生快意,就在这里观赏风光。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从古至今,只有九个山峰在齐州上空缭绕着云雾;黎明时,只见沧海中一轮红日高悬。 向来井方形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以前住在井形的小窝里觉得狭小;今后住进鸟巢式的房子也会觉得很宽松了。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萨都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游香山 常恐尘纷汩寸心,好山时复一登临。 长风将月出沧海,老柏与云藏太阴。 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辽金。 丹崖不用题名姓,俯仰人间又古今。 译文: 我常常担心世俗纷扰会淹没我的真心,所以我时常去香山游玩。 长风吹过,月光从海面上升起,老松树与云朵藏在天空之中。 寺庙的宝塔成千上万,但都是用泥土建造的
【注释】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一行作吏废欢游:诗人在官场上不得志,没有机会像杜甫那样畅游山水。少陵:即杜子美(甫),唐人称杜甫为"老杜"或"少陵"。元亮:指陶渊明。菊无元亮不成秋:陶渊明有《饮酒》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故用此典。云山自笑头将鹤,人海谁知我亦鸥:作者以鹤喻自己,以鸥自况。幸遇佳辰莫辞醉:恰逢佳节,不妨畅饮。浮云今古剧悠悠:世事如浮云,古今如长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晓日楼台海市仙,春风歌吹酒家天。 五云分彩来琼岛,两鹤联飞下玉田。 流水故将尘隔断,好花都被雨开全。 人生佳处无何国,钟鼎山林恐未然。 注释:1. 晓日楼台海市仙:早晨的太阳照耀着楼台,好像是在海市蜃楼之中。2. 春风歌吹酒家天:春风轻拂着酒家的屋顶,仿佛在唱歌。3. 五云分彩来琼岛:五彩斑斓的云彩飘来,好像来到了琼岛上。4. 两鹤联飞下玉田
【解析】 此诗是诗人罢官退居后写的。首联写久居官场,厌于其苦;次联写隐居涧边之乐;三联写山野的清旷;末联写退隐生活的无奈和对仕途的依恋。 “休日”句:指自己因事被撤去官职。“涧阿”,涧谷。这句说:在官时,我厌弃那官场上的烦恼,于是来到涧谷之中寻幽访胜。 “鹤知松岁月”:意思是:山林中的鹤知道我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很长了。“鸥狎海风波”:意思是:海边的鸥鸟知道我这里生活得很平静
【注释】颜鲁公:即颜真卿,唐朝名臣,曾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等职。庙:指颜鲁公的祠堂。李唐失纪相非夫:李唐朝廷失去贤能的宰相,不是由于没有贤人,而是由于奸邪当道。竟遣忠良与祸俱:竟然让忠良之臣也遭逢祸患。抗虏一身皆是胆:在抗击外敌入侵时,他身先士卒,无所畏惧。留名千古不因书:他的名声将永远流传后世。极知老境桑榆近,争忍清朝社稷孤:深知自己年老色衰,国势衰弱。下马荒祠访遗躅,北风吹树眇愁余
【注释】 推枕:指推开枕头。初起:刚起床的样子,形容天已破晓。出门:离开室内去户外。星尚存:星星还在空中。岁寒:一年将尽,天气转寒。郊野:郊外的田野。阔:开阔。天早:天快亮了。树林昏:树林中的光线已经昏暗。残月:月亮还未完全落山。鸡声已远村:鸡鸣声已经传得很远,表明离家很远。孜孜:勤奋、勤勉。事:事务。温:读“温”为“温习”,即温习旧书。 【赏析】 《冬夜早起》是一首纪实性的小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七言律诗,通过描绘晨起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欣赏。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寒碧洲痕浅,深青地势平。 岩姿呈雅淡,树影碎空明。 窗纳一天晓,人怀千古荣。 移床高处坐,遥看日东生。 ```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寒碧洲痕浅,深青地势平。 - 寒碧洲痕浅:暗示了早晨时分水面上露珠或薄雾形成的小痕迹。 - 深青地势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鉴赏时,要明确题干所要求的“赏析”。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诗歌的体裁分析,属于“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试题。答题时,先要指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要答出关键句,最后总结答案。 [译文] 痴痴的雨水终于停歇了屋檐上滴答的雨声,顽皮的云儿被太阳晒得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