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注释】 《落第西还别魏四懔》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在科举考试失败之后,被贬为交趾令时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 【译文】 飘荡的蓬草正随风不定,落叶惊起了弦上的乐音。 山水相送一别,欢乐的日子又过了几年? 离别的亭子暗处风声雨声,远行的道路烟雾缭绕。 还是沿着北山小径回家,守着东边的水塘田畴。 【赏析】 此诗作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5)初
题李三书斋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 声容何足恃,荣吝坐相矜。 愿与金庭会,将待玉书徵。 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注释: - 灼灼青春仲:指春天的阳光明亮照人,用“灼灼”形容其热烈而鲜明。 - 悠悠白日升:指太阳升起的景象,表示时间的流逝。 - 声容何足恃:声音和容貌不足以让人依靠或相信。 - 荣吝(liàn):指名利、荣耀和吝啬,这里指的是人们对于名声和财富的追求。 - 金庭会
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 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 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 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 违此乡山别,长谣去国愁。 注释: 1. 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意思是说,我又像过客一样回到了楚江,而船桨划得又那么悠扬。 2. 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意思是说,我的故友怜悯我,一路追送我,在这里为我安排了酒席。这里的“悯”是怜惜的意思,"追送"指的是故人的深情厚意。"南洲"是指江边的小洲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边地无芳树,莺声忽听新。 译文:边塞之地没有盛开的花朵,忽然间听到黄莺的啼鸣,这声音是如此新鲜,如此动听。 注释:居延——古郡名,今甘肃酒泉市。 赏析:首联写景,渲染了荒凉凄清的环境气氛。“无芳树”与“忽闻”、“间关”、“愁绝”相照应,突出了环境之荒凉,而“莺声忽听”又反衬出了人世之寥落。“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则以想象中的家乡春天和眼前所见到的异乡春天作对照
这首诗是送别魏大从军的诗作。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1.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注释:匈奴,指北方的游牧民族;未灭,尚未消灭;魏绛,即魏颗,晋大夫;从戎,跟随军队作战。) 译文:匈奴人还没有被完全消灭,你还要继续随从军队作战。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期待,希望他为国家效力,早日平定边疆。 2.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注释:怅别
【注释】落第:科举中试名次在榜末;西还:回原籍。刘高:指刘明府。祭酒:官职名,汉太学置祭酒,掌教育事。周国:指南齐,因齐为姬姓之国。骖:古时乘车以马驾,两旁的马称骖。汉京: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函谷塞:秦关名,在今河南灵宝北。广阳城:在今北京西南。望迥:眺望遥远之处。烟:雾气。长落羽:指仕途不遇。 【赏析】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作者应试落第后回到洛阳,与刘明府辞别之际。首联写别馆
注释:送别的朋友去了洞庭湖,杨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河洲上相送直到傍晚,离别的思绪充盈心头。白苹草可以拿来把玩,绿芷草依然郁郁葱葱。江南多桂树,归乡之人赠送桂花以示思念。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描写了春天送别朋友的情景。诗人用“故人”二字起兴,点明送别对象,接着写柳树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生姿,杨柳与故人的离愁别绪相映衬,增添了别离时的伤感气氛。“苍茫别思盈”,是说离别时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
东征答朝臣 平生白云意,疲薾愧为雄。 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 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注释: - 东征答朝臣:诗人以诗作回应对皇帝的征召和询问,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决心。 - 平生白云意:表达了诗人一生追求高洁、不受世俗玷污的志向。 - 疲薾愧为雄:意为疲惫不堪,感到惭愧而自称为雄。 - 君王谬殊宠:表示皇帝的错误宠爱。 - 旌节此从戎:意思是携带军旗,跟随军队出征。
【注释】 禺山:即峨眉山。金碧路:指峨眉山上的金顶、银殿等金光闪闪,色彩斑斓的道路。饶:富足。英灵:英雄气概或英勇的精神。送君一为别:为你送行是为了最后一次告别。凄断故乡情:悲痛地离别了故乡之情。片云生极浦:一片云彩飘荡在遥远的水边。斜日隐离亭:夕阳西下,隐入远处的亭子。征骑没:征人骑马远去。惟见远山青:只见远方的青山依然如故。 【赏析】 这首诗写殷大入蜀,诗人送其离去,表现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首诗是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解。 第一句“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这是说这幅画是古人的画,但仍然有色彩和图案。 第二句“独舞纷如雪,孤飞暧似云”:这是说这只鹤在画中独舞,其动作犹如雪花纷飞;而它独自飞翔时,其身影又仿佛云朵。 第三句“自矜彩色重,宁忆故池群”:这是说这只鹤因为其彩色鲜艳,所以自豪;同时它也不会记得以前池塘里的同类。 第四句“江海联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