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
这首诗是一首名为《文赋》的赋体诗,它主要讨论了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和原则,以及如何通过文学作品传达情感和思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应该基于情感创作,而赋则应该描绘事物,使其清晰明亮。 2.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这句话的意思是,碑文应该通过文字来展示其质地,而诔则应该表达深深的悲伤和凄切的情感。 3. 铭博约而温润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咏物小赋。 首先明确题意:这是一首咏物小赋,诗人在文中描写了“文”的不同状态和特点,最后归结为“文”之“妙”。 然后逐句解释诗意: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暑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罊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始踯躅于燥吻
文赋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注释: - 文赋:一种文学形式,通常用于描述和赞美前人的文采和作品。 - 窥心:观察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译文:我独自旅行穿越了山川河流,山川广阔壮丽。 注释:越:越过;山川:指江河湖泊。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是写旅途所见之景,描绘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景象。"远游越山川",诗人在描述自己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之情。“山川修且广”中的“修”和“广”都是形容山的形态,说明山势高大而连绵不绝,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与宏伟。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译文:举起马鞭登上高山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 总辔登长路:整理好马笼头,准备踏上漫长的道路。 - 呜咽辞密亲:悲伤地告别亲人。 - 借问子何之:询问你的去处。 - 世网婴我身:世间的纷扰和束缚困扰着我。 - 世网、世网:世俗的纷争和束缚。 - 我身:我的身体。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 永叹遵北渚:长久地叹息,沿着北方的湖泊前行。 - 遗思结南津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志士的诗句,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志士的坚韧和不屈。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志士在炎热的环境中,不愿意喝盗泉的水,也不愿意在恶劣的环境中休息。 2.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 这里用“恶木”比喻困难和挫折,而“志士多苦心”则是说志士们面对困难时,有着一颗坚韧不拔的心。 3.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
日重光。 奈何天回薄。 日重光。 冉冉其游如飞征。 日重光。 今我日华华之盛。 日重光。 倏忽过。 亦安停。 日重光。 盛往衰。 亦必来。 日重光。 譬如四时。 固恒相催。 日重光。 惟命有分可营。 日重光。 但惆怅才志。 日重光。 身没之后无遗名
朝云升。 应龙攀。 乘风远游腾云端。 鼓钟歇。 岂自欢。 急弦高张思和弹。 时希值。 年夙愆。 循己虽易人知难。 王阳登。 贡公欢。 罕生既没国子叹。 嗟千载。 岂虚言。 邈矣远念情忾然
四时代序逝不追。寒风习习落叶飞。 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常苦悲。 君何缅然久不归。贱妾悠悠心无违。 白日既没明灯辉。夜禽赴林匹鸟栖。 双鸠关关宿河湄。忧来感物涕不晞。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
和风习习薄林。 柔条布叶垂阴。 鸣鸠拂羽相寻。 仓庚喈喈弄音。 感时悼逝伤心。 日月相追周旋。 万里倏忽几年。 人皆冉冉西迁。 盛时一往不还。 慷慨乖念凄然。 昔为少年无忧。 常吝秉烛夜游。 翩翩宵征何求。 于今知此有由。 但为老去年遒。 盛固有衰不疑。 长夜冥冥无期。 何不驱驰及时。 聊乐永日自怡。 赍此遗情何之。 人生居世为安。 岂若及时为欢。 世道多故万端。 忧虑纷错交颜。 老行及之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