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对瑞上人的山水图极为赞赏。诗的大意是:上人性格古怪喜爱山水画,他的艺术造诣应是王维之后第二人。他画兰渚流觞图,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情趣。画蓝田别业图时,则表现了北方秦地风光。上人用笔如龙如虎,挥毫泼墨似有神助,使画中有风雷之声,鬼神为之起舞。上人游历四方,遇友人即画以寄意,而友人亦以此自慰,所以不必去想天地间的烟尘滚滚。 “上人性僻耽山水”,此句写上人之为人
露吟风清木叶疏,蓼花莎草没阶除。 子云词赋空投阁,仲蔚蓬蒿漫索居。 群盗只今齐得意,故乡从此遂无书。 镜中短发非松柏,岁晚看看不似初。 注释: 1. 子云:指扬雄,汉代文学家。 2. 仲蔚:指司马彪,东汉末年的文学家。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律,共四句。首联写秋景,颔联写友人的遭遇,颈联写自己的处境,尾联抒发感慨。 “露吟风清木叶疏,蓼花莎草没阶除。”露水滋润着清新的空气,风吹过树梢,树叶稀疏飘落
重用韵答严上人 坐见风霜百草疏,却怜光景渐消除。 萍蓬飘荡三年客,松菊荒凉五亩居。 陋巷苍苔封蚁垤,空庭黄叶带虫书。 江枫恰似知人意,强学芳菲二月初。 注释: 1. 重用韵答严上人:这是一首回答严上人的诗,所以使用了“重用韵”的手法。 2. 坐见风霜百草疏:坐在窗前看到外面的风霜已经吹落了百草。 3. 却怜光景渐消除:却感到光阴如流水般渐渐消逝。 4. 萍蓬飘荡三年客
【解析】 此诗首二句写诗人在二月七日夜泊许村遇雨时的心情。第一句“漫喜”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他本想趁着晴空,走出城门去游玩,却没想到一场急雨竟使他不得不在黄昏之前返回城中。第二句是说,他虽然还愁着这场雨会送走美好的黄昏,但同时也为能遇到这难得的好天气而庆幸。“山风度水喧林麓”,“风”指风雨,是说风雨吹打着山林的树木,发出阵阵喧声。“野树翻云动石根”,“树”指树木,是说风吹动树木
萧山任氏山堂 新堂结构倚岩阿,地僻无哗乐事多。 日上黄鹂鸣翠竹,雨馀红鲤跃清波。 消除暑气凭松柏,舒卷烟岚任薜萝。 珍重主人能爱客,衰颜聊复为君酡。 注释: 萧山任氏山堂:在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县。萧山:地名。任氏:指人名。山堂:指山中的房屋。倚岩阿:靠在山崖上。岩阿:山间的小石。地僻:地方偏僻。无哗:没有喧闹。乐事:快乐的事情。 日上黄鹂鸣翠竹,雨馀红鲤跃清波:太阳升起来的时候
【注释】 灵峰:即浙江省天台山,又名华顶、赤城。 栖云楼:在灵峰寺内,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故居,有“天下第一楼”之称。 倚山:依傍于山。 山云: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日夕:黄昏,傍晚。 九霄:天上的最高处,这里形容高峻。 六(liù)月:农历六月。 风雷:指风、雷。 青嶂:青山屏障。 藻棁(zāo zhuó):用青色的短木板条作装饰。 银河夜气:夜晚银河中弥漫的雾气。 松关:松林关,在灵峰寺附近
普济寺遣怀 江上西风一叶黄,莎鸡络纬满丛篁。 物华乘兴看都好,时序逢愁速不妨。 露下星河光潋滟,月明岩谷气清凉。 愿闻四海销兵甲,早种梧桐待凤凰。 注释 - 江上西风一叶黄:指秋天的景色,西风吹过水面,叶子随风飘落。 - 莎鸡络纬满丛篁:莎鸡和络纬在竹林中鸣叫。 - 物华乘兴看都好:美景让人心情愉快,一切都显得美好。 - 时序逢愁速不妨:虽然季节变化带来忧愁,但也不必过于担忧。 -
崇福寺俦上人看山楼 为爱山中世事疏,看山终日坐茅庐。 林花涧草香无际,翠壁丹崖锦不如。 禹穴风雷翻石鹞,耶溪波浪动金鱼。 此时应悟幽栖乐,底用凌云献子虚。 注释: 崇福寺俦上人的看山楼,因为喜爱山中的世外生活而建。他看山整天坐在茅庐里。 树林中花朵和涧边的野草散发出香气,没有边界。翠绿的山壁和红色的崖壁就像锦绣一样美丽。 大禹留下的洞穴中风雷交加,仿佛是石鹞鸟在翻飞;耶溪里的波浪翻滚着
【注释】 1、纨扇:细绢做成的扇子。 2、奎上人:唐代僧人,号灵峰。 3、董心:指心性高洁。 4、朱夏:夏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与朋友相会时,送给奎上人的一件物品。奎上有一把扇子,扇面画了圆月;诗中则写了这把扇子和奎上的交情。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奎上人深厚的友情。 首句写奎上人得到新裁的纨扇,犹如得到明月一样珍贵。第二句写奎上人收到这把纨扇后,把它作为自己的宝物,珍藏起来
【注释】 雪竹图:题画。 江边:指沅湘一带水边。 “修”字原缺,据《全蜀艺文志》补。 “川光”句:指空阔的水面。 “山气”句:《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太白:即李白,字太白。这里指诗人自己。 “凤宿”句:《列仙传》卷八:“王子乔乘鹤升天。” “龙吟”句:《宋史·苏轼传》注:“东坡在黄州作‘赤壁赋’云:‘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此之谓也。” “虚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