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西域蒲萄也自奇,画图惊见墨淋漓。” 注释:西域的葡萄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画中的葡萄图让人震惊于画家用墨之淋漓。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西域葡萄的独特之美,以及通过画作展现出的独特韵味。 2. “迎风翠羽憣憣动,带露玄珠纂纂垂。” 注释:随风摇曳的翠羽仿佛在颤抖,带露的水珠像黑色的宝石般悬挂下来。 赏析:这里形象地描述了葡萄藤随风轻摆的样子,以及露水挂在葡萄上的样子
卧龙山奠越王都,群水南来入镜湖。 苦怪桑田非旧迹,还惊雉堞是新图。 白波翠霭浮天际,绿树青莎到海隅。 便欲投身归钓艇,不知何处有莼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兴七首: - 卧龙山奠越王都:在卧龙山上,见证了越王的都城建立,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 - 群水南来入镜湖:描述众多水域汇聚,最终流入镜湖的景象,映射出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统一。 2. 苦怪桑田非旧迹: - 桑田
【解析】 本诗为七言律诗,前四句是第一联,写深春积雨时,诗人的感触。“积雨感年芳”是说雨水多,春天的气候就不好,但“积雨”又使万物生长,所以说“感年芳”。后四句是第二联,写暮馆轻寒透客裳。“翠柳条柔先改色,紫兰花冷不飘香”,这是说柳叶在春风中已经泛出了新绿,而兰花却因为雨水的寒冷而没有开。这两句都是写自然景物,但是诗人用笔很细腻。最后两句是第三联和第四联,写山中虎豹人烟少,海上楼台蜃气长
诗句释义: 1. 忆昔江南未起兵,吴山越水共知名。 - 注释:回想过去,江南还没有起兵的时候,吴地和越地的山水共同闻名遐迩。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地区和平时期的怀念,以及对于两地山水的共同记忆。 2. 蘋萍日暖游鱼出,桃李风和乳燕鸣。 - 注释:当阳光温暖时,蘋萍(一种水草)上嬉戏的鱼儿跳出水面;桃树和李树的花朵在春风中飘香,燕子在其间穿梭飞翔。 - 赏析
诗句释义: 1. 九疑山下湘江畔,多少筼筜覆碧湍。 【注释】:九疑山在今湖南省永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赏析】:描绘了湘江边的风景。筼筜(yún dāng)是一种水草,这里指湘江边的竹子,碧湍是指湍急的江水。 2. 自有清阴堪解愠,也能结实待栖鸾。 【注释】:愠(yùn)意为愤怒、烦恼; 【赏析】:表达了对竹荫的热爱和向往,竹叶可以遮挡阳光,带来清凉和舒适。 3. 蒙蒙暖翠晨烟洽
春兴七首 于越山城控海壖,春风回首忽经年。 忧时望月青宵迥,怀土登楼白发鲜。 江上波涛来渺渺,云中鸿鹄去翩翩。 暮寒细雨馀花落,梦绕天涯到日边。 注释: 1. "于越山城控海壖":指位于海边的于越山城,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战略意义。 2. "春风回首忽经年":春风一吹,仿佛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3. "忧时望月青宵迥":在忧虑国家的大事时,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感到时间似乎变得遥远。 4.
春兴七首 会稽南镇夏王封,蔽日腾空紫翠重。 阴洞烟霞辉草木,古祠风雨出蛟龙。 玄夷此日归何处,玉简他年岂再逢。 安得普夫休战伐,不令竹箭困输供。 注释: 1、会稽南镇夏王封: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南镇是会稽郡的一个县城。这里泛指会稽一带的山水风光。夏王封,即夏王封地,指的是会稽以南的一片土地,可能是山或水。 2、蔽日腾空紫翠重:遮蔽阳光,腾跃升空的景色
这首诗是诗人题贾性之的山水画而作。 “不见唐朝王右丞,世间画史少知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唐代著名画家王维的怀念与敬仰。王右丞,即王维,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诗人,他的画作以山水画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句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王维绘画才华的敬仰之情。 “何人貌得烟雨意,静听如闻风水声。”这句诗描述了画家贾性之的作品,他巧妙地捕捉到了烟雨中的意境
【注释】 勿听:不要听。屋角:房屋的角落。晨鸠:清晨鸣叫的斑鸠。绿渐稠:绿荫渐渐浓重了。霏霏:形容雨下得很细密。涵日过:被阳光照得透明晶莹。新泉:清冽甘美的泉水。细细:水流细小而平缓。断柳:残损枯槁的柳树树枝。虚归计:没有实际归宿的打算。客愁:旅居外乡作客时引起的忧愁。苍岭:山名,在今江西南昌市南约20公里处。松楸(qiū):松木和楸木,都是制作棺材的木材。这里指墓地。伤心处:令人伤感的地方。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写的是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状和他对此事的看法。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群盗纵横半九州,干戈满目几时休? - 群盗:指的是各地的盗贼、山贼等,他们四处为害,横行霸道。 - 九州:指中国全境,古代将中国分为九州。 - 干戈:指兵器,这里指战争。 - 几时休:何时能停止这种混乱的局面? 2. 官曹各有营身计,将帅何曾为国谋? - 官曹:指官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