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喜晴天出北门,还愁急雨送黄昏。
山风度水喧林麓,野树翻云动石根。
宿麦巳随江草烂,新泉休共井泥浑。
鱼龙浩漫沧溟阔,泽畔谁招楚客魂。

【解析】

此诗首二句写诗人在二月七日夜泊许村遇雨时的心情。第一句“漫喜”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他本想趁着晴空,走出城门去游玩,却没想到一场急雨竟使他不得不在黄昏之前返回城中。第二句是说,他虽然还愁着这场雨会送走美好的黄昏,但同时也为能遇到这难得的好天气而庆幸。“山风度水喧林麓”,“风”指风雨,是说风雨吹打着山林的树木,发出阵阵喧声。“野树翻云动石根”,“树”指树木,是说风吹动树木,使它们翻腾起一片片云雾,甚至把岩石也摇得松动起来。这两句描写风雨中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声响,渲染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宿麦巳随江草烂”,意思是说,那些被雨水浸泡过的庄稼已经像烂泥一样,不再成行成列了。这两句写到了风雨后农田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的感受。“新泉休共井泥浑”,意思是说,新泉水不要混浊得像老井里的泥一样,这两句写到了诗人在雨后所见到的清泉、碧水,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

“鱼龙浩漫沧溟阔”,“鱼”是代词,泛指水中生物;“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浩漫”即浩大无边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说:那辽阔的海洋上,有成群结队的鱼龙在游荡。这一句写到了风雨过后的海洋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恢宏气势。“泽畔谁招楚客魂”,“招”通“招”,招引的意思;“楚客”即楚国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魂”即魂魄,指精神。意思是说,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大泽之滨,又有谁能招唤我那飘泊异乡的楚地游子的灵魂呢?这一句写到了诗人在大雨过后所感到的一种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寓四川时所作。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在二月七日夜泊许村遇雨时的欣喜心情。开头两句“漫喜晴天出北门,还愁急雨送黄昏。”意思是说,我本想趁着好天气走出城门去游览一番,可是没想到一阵急雨竟使我不得不在黄昏前赶回城中。“漫喜”与首句的“喜”字相对应,表示的是喜悦的心情,而不是那种急切的心情。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的欣喜和忧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偶然的出游既兴奋又留恋的矛盾心理。“山风度水喧林麓,野树翻云动石根。”意思是说,风雨吹打着山林的树木,使它们翻腾起一片片云雾,甚至把岩石也摇得松动起来。这两句诗通过对风雨中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声响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从而烘托出了诗人在雨中徘徊时的复杂情绪。“宿麦已随江草烂,新泉休共井泥浑。”意思是说,那些被雨水浸泡过的庄稼已经像烂泥一样,不再成行成列了;新泉水不要混浊得像老井里的泥一样,这两句诗写到了风雨后农田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的感受。“鱼龙浩漫沧溟阔”,意思是说,那辽阔的海洋上空,有成群结队的鱼龙在游荡,这一句写到了风雨过后的海洋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恢宏气势。“泽畔谁招楚客魂”,“泽畔”指的是汉水边,“楚客”指的是屈原。意思是说,在这广阔无垠的大泽之滨,又有谁能招唤我那飘泊异乡的楚地游子的灵魂呢?这一句写到了诗人在大雨过后所感受到的一种孤独感。

从全诗来看,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欣喜,也有忧愁,更有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生活的留恋。但是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题的。

【练习】

(一)阅读下列诗句,完成1-2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折柳”一词出自哪部作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人由听到音乐联想到故乡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二)默写《滕王阁序》中的句子。

(三)《登高》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来描写悲凉景色的一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分析这一诗句的艺术特色。

(四)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戍梁州(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本篇诗歌主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2.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亲人的遭遇?

3.诗中“况乃未休兵”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4.如何理解“露从今夜白”?

5.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月是故乡明”中的“明”字的含义。

(五)阅读下列名句,完成1-6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折柳”一词出自哪部作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人由听到音乐联想到故乡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3.诗中写到的“此夜曲中闻折柳”,有何特殊含义?

4.诗人为什么用“折柳”来表达思乡之情?

5.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及其作用。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不见白衣奏古琴,唯见红粉坐春风。桃李无言又生长,任君两处看花光。

(选自杜牧《过华清宫》)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2)翻译诗句。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千朵万朵压枝低”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本诗的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本诗的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本诗一二句有什么作用?

(5)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留连戏蝶时时舞”一句中的“留连”二字的含义。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泊船,青楼半掩映残月。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本诗首句“夜泊牛渚西江”交代了哪些内容?

(2)本诗颔联“青楼半掩映残月”与尾联“独钓寒江雪”之间是什么关系?

(3)本诗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4)本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戍梁州(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本篇诗歌主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2)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亲人的遭遇?

(3)诗中“露从今夜白”,有何特殊含义?

(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本篇诗歌中“折柳”一词的出处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及其作用。

(十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不辞更向梦中寻。

(十八)本篇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及其作用。

(十九)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泊船,青楼半掩映残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本篇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本篇诗歌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什么?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诗,请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