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双卿
【注释】: ①书生:指读书人。②怜才癖:爱才的癖好。③妾:女子的谦称。④在田家:在田间劳作。⑤静安怗(yín):安静,恬然。⑥雨后:春雨过后。⑦黄鹂:即黄莺,一种鸟类。 【译文】: 读书人总喜欢有才的癖好,我在家种地却心无杂念; 春雨过后黄鹂啼叫,那声音唤起了满树的绿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天田园景色的小诗。首句点明题旨,“书生”是说诗人自己。次句写农妇在家耕田,与诗人的身份不同。三
步宁溪前韵应三人题为七言古诗三首 其三 芣苡 香魂是片今非片,刺绣佳人又添线。 芣苡难寻竹实稀,雪晴幸见西山面。 注释: 1. 芣苡:一种植物,其种子可作为药材使用。 2. 香魂:形容香气浓郁,如同灵魂一般。 3. 刺绣佳人:指技艺高超的绣娘,她们的作品精美细腻。 4. 竹实: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食物,如竹笋。 5. 雪晴:形容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6. 西山面:指西边的山面
遗赵暗叔诗四首其一,蝶羽因因细草馨,霜枝丹去又枝青。藤桥夜雪相思梦,春满桃花尚未醒。 注释:蝴蝶在细草上翩翩起舞,带来了清新的香气;霜打的树枝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红艳,但新长出的枝条却更加青翠欲滴。藤桥下,雪花飘落,仿佛是一幅相思的画卷;春天到来时,桃花盛开,但人们似乎还未从相思的梦中醒来。 赏析:诗人通过对蝴蝶、霜枝、藤桥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情感氛围。蝴蝶与细草的互动
注释:湿柴容易点燃,寒天蔬菜容易腐烂,败叶刚刚干透,就被打扫干净。炉灶下的细丝和缕条,都是用绸子做成的线。 赏析: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农家的生活画卷。诗中“湿薪易灭寒蔬老”一句,既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也表现出农民对生活的艰辛;而“灶下丝丝缕缕存,尽是绸缪手中草”,则形象地描绘了农家人为了取暖而烧火做饭,将剩余的柴火仔细保存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朴实
注释 斜罗:斜纹布。 仄布:斜纹布,即斜纹绸缎。 零星片:零星分布的片段。 自绽:自然绽开。 寒衣:冬天穿的单薄衣服。 费针线:需要用针线来缝。 白烟:指烟雾。 遮梦:阻挡了梦境。 抱梅花:抱着梅花。 繁霜:浓密的霜雪。夜洗:夜晚洗涤。佳人:美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穿着斜纹绸缎的衣物,独自欣赏着盛开的梅花,感受着浓密的霜雪和月光下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
泪尽鲛珠不愿开,前生香孽此生猜。 一枝远寄千丝断,七月江南雁早来。 诗句释义 1. 泪尽鲛珠不愿开: - “泪尽鲛珠”形容荷叶上的露水晶莹如珍珠,仿佛是鲛人(神话中的龙)的泪水所化,具有极强的意象美。 - “不愿开”则表达了荷花紧闭花朵,不轻易展示自己的美丽,有自我保护之意。 2. 前生香孽此生猜: - “前生香孽”暗示着荷花可能曾经经历过前世今生的磨难,其芬芳之味或许与前世有关。 -
岁旱和梦觇 风吹细雨湿柴扉,十亩溪田事业微。 岁寒木棉花未发,杼寒梭冷倚空机。 注释: 岁旱和梦觇:指天气干燥,连做梦也难见到雨水滋润的情景,形容干旱。 柴扉:用木头做的门。 十亩溪田:形容田地小,面积不大。 岁寒木棉花未发:冬天到了,树木上的花朵还没有开放,比喻事情还没有发生,或者时机还未成熟。 织布机:古代用来纺织的机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农忙的景象。首句“风吹细雨湿柴扉”
霞边新月月边人,菱芡争欺菡萏贫。 黄鸟可知怜白鸟,野塘花贱不如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霞边新月月边人” - 意象分析:这里“霞边”指的是天空中美丽的云彩边缘,通常在傍晚时分出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浪漫的色彩。月亮出现在云层之后,因此说“月边人”。这种景象通常给人以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月光下的景色仿佛是一幅动人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容、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句的内容、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等,最后进行总结概括。 (1) “锦鳞无信泣秋蛩”的意思是:鱼鳞般的锦缎没有信义,它悲泣着,像秋夜里的蟋蟀。锦鳞:指鱼鳞;信:诚信;泣:哭泣
【注释】 遗赵暗叔诗四首 其三:遗,赠与。遗赵暗叔诗四首,即《寄赵氏子》,为唐代诗人韩愈所作。暗叔,即赵氏子,字明府。“遣”,赠送。“春寂寞”指春天里一枝杏花,显得格外孤单。 爨(cuàn)烟:炊烟,炊烟低垂。野烟宜:野外的烟雾适宜,这里指晚风轻拂的田野景色。氤氤:形容烟气弥漫、缭绕。 细柳:柳树枝条柔弱下垂。梦思:梦中思念。“惆怅”,形容心里不痛快,感到难过。 一枝春寂寞:比喻孤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