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
【注释】 大涤山:在江西九江,有著名的庐山。 华阳路:相传是仙人所居,故称“华阳”。 唐碣:唐玄宗时刻立的石碑,因年久风化而残缺,所以叫“唐碣”。 天柱侧:指洞霄宫旁有一块巨石。 茅屋:指洞霄宫的草屋。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洞霄宫的七言绝句。此诗前半以写景为主,后半则抒发诗人对洞霄宫景色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大涤山相向,华阳路暗通”,点明洞霄宫所在地。大涤山、华阳路,均为地名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是宋代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清新脱俗著称。 诗的前两联“湖山小隐”描绘了作者在湖边的隐居生活。第一联“闲搭纶巾拥缥囊,此心随分识兴亡。”意思是说,我放下官帽,带上篮子,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我的心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看世界兴衰荣枯。第二联“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意思是说,即使是做宰相,也无所谓;即使看别人,我也不介意
注释: 1. 青镂墨淋漓,珊瑚架最宜。青镂:指雕刻有青色花纹的木头。墨淋漓:指墨色淋漓,即墨色斑驳。珊瑚架:指陈列珊瑚的架子。 2. 静援花影转,孤卓漏声迟。静援:安静地扶着。花影转:影子在转动。孤卓:高耸。漏声迟:漏水的声音很迟才响起。 3. 题柱吾无取,如椽彼一时。题柱:在柱子上题写诗文。吾无取:我没有取用它的必要。如椽:像椽子一样高大的柱子。彼一时:那时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4. 风骚兼草隶
【注释】: 1. 片山兼水绕:一片山,夹着一条河。 2. 晴雪复漫漫:晴朗的雪又白又长。 3. 一径何人到:一条小道,谁会走到这里呢? 4. 中林尽日看:中间的树林,整天都在看着。 5. 远分樵载重:远处的樵夫们把柴火背在背上。 6. 斜压苇丛乾:斜靠在茂密的芦苇丛中休息。 7. 楼阁严城寺:城墙上的楼阁、寺庙。 8. 疏钟动晚寒:稀疏的钟声,触动了寒冷的夜晚。 【赏析】: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释: 1. 秋山不可尽:形容秋天的山景广阔无边,无法完全看遍。 2. 秋思亦无垠:秋天的思绪像秋天一样宽广无边。 3. 碧涧流红叶:形容清澈的山涧中红色的树叶随着溪水流动。 4. 青林点白云:形容青翠的树林中飘浮着白色的云朵。 5. 凉阴一鸟下:在凉爽的阴影中,一只鸟儿飞下来
诗句解读 1 “唐贤存雅制,诗笔仰防闲。” - 这句表达了对唐代诗人风格的尊敬和模仿。 - “唐贤”指的是唐代的文人,强调了诗歌艺术的渊源。 - “雅制”指的是高雅、规范的作品,表明作者追求的是符合传统规范的诗歌。 - “诗笔仰防闲”中的“防闲”意为警惕、谨慎,说明作者在创作时注重诗歌的艺术性和规范性。 2. “递去权应紧,封回债已还。” - 这两句描述了与张绘秘教的通信过程。 -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将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人张绘(或称“张秘”)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赞扬了张绘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诗流有匠手:这里的“诗流”指的是那些擅长写诗的人,而“匠手”则是指技艺高超的工匠。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张绘的作品就像是由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共同创作的,他的诗作充满了匠心独运,展现了他对文字和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2.
【注释】: 将:助词,无实际意义。 数题留粉堵,还胜在屏风。 在墙壁上题诗留字,比在屏风上题字更为珍贵。 坐读棋慵下,眠看酒恰中。 坐着读书时懒得下棋,躺着看酒正好喝醉。 僧房秋色冷,山驿晚阳红。 僧人的房间里秋天的颜色寒冷,山间的客栈里傍晚的阳光温暖如血。 更有栖迟句,家徒一亩宫。 还有“栖息停留”的句子,家中只有一间屋子却像一座宫殿。 赏析: 此诗为张祜赠给友人张绘的诗作
【注释】 将:送,赠。秘教:秘传的道法。张绘:唐代僧人。九题诗将:指《九歌》中的九首诗歌。 花露湿晴春,秋灯落烬频。只缘吟有味,不觉坐劳神。寄远情无极,搜奇事转新。此魔降不得,珍重五天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送给张绘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张绘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联写诗人在春天里看到花露沾湿了晴好的阳光,秋天的灯火又熄灭了,不禁感到惆怅和失落。颔联写诗人因为吟咏诗歌而陶醉其中
注释: 矗方标胜概:矗立在高处,展示着它的胜景。 读处即忘归:读到此处就会忘记回家。 静壁悬虚白:安静的墙壁上悬挂着虚空的白云。 危楼钉翠微:高楼上镶嵌着青翠的云霞。 清衔时亦有:清风吹过,有时也有。 绝唱世还稀:这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一片题谁作:这一首诗是谁写的呢? 吾庐水石围:我的书房周围是环绕的水和石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张绘秘教九题诗将的赠言,表达了他对张绘秘教九题诗将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