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
夏日即事 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 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 注释: 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释义: 石枕清凉如水,仿佛在菌阁上生长的真菌一样空虚。已经可以感受到梅花带来的湿润渗透到书籍之中。 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 释义: 不在乎自己年老齿落体衰生病
小园春日 草烟横碧露华微,乘兴春园懒欲归。 聚散有情输蛱蝶,浅深无色比蔷薇。 浮名莫惜千钟贵,急景须防百岁稀。 一事不堪身衣褐,且偷闲眼看芳菲。 注释: 草烟:指草木上冒出的烟雾,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横:纵横交错的样子。 碧露华微:绿色的露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微微的光芒。 乘兴:因高兴而行动。 懒欲归:形容心情悠闲,不想回家。 聚散有情输蛱蝶: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就像蝴蝶在花间飞舞,有的聚在一起
【注释】 绮:有纹饰的丝织品。袅:摇动,摇曳。簟(diàn):竹席。李子:即“枇杷”,落叶乔木,果实可以吃。冻醪:冷酒。寄与:托付给人。可怜:可爱,可喜。 【赏析】 此诗为夏日池上之作,以清丽的笔墨、优美的意象描绘了夏日荷塘月色的美丽风光。诗中写景细腻,意境清新,语言优美,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联“莲香如绮细蒙蒙,翡翠窥鱼袅水荭。”描写了夏夜荷塘的景色。莲香四溢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并附上注释、译文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水天相映淡浟溶,隔水青山无数重。”:描述了湖水与天空交融的景象,远处的山峦层叠不断,仿佛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 “白鸟背人秋自远,苍烟和树晚来浓。”:描绘了秋天时白鹭在高空中飞翔,而地面上的树木和烟雾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桐庐道次七里濑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诗题:湖上晚归 2. 第一句: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3. 第二句: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4. 第三句: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5. 第四句: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6. 注释: - 卧枕:躺下休息。 - 船舷:船的侧面。 - 蓬瀛:指仙境。
【注释】 湖上:湖边。 短草:指小草、野草。 文禽相并:指鸳鸯、鸊鷉等水鸟,在湖面上游动,与岸边柳树交相辉映。 翠潋欲生:形容水波荡漾,仿佛要飘起一片嫩烟。 山影下:山的倒影在水面上。 时已弄繁弦:指轻风吹拂,湖面上传来了悠扬的琴声。 【赏析】 《湖上初春偶作》是北宋词人苏东坡的一首七言古诗,写于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此诗为记游之作,描写春天江南水乡的景色及生活情趣。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池:池塘。 - 一池春水绿于苔:春天的池塘里,水面上漂浮着碧绿色的荷叶,就像绿色的苔藓一样。 - 水上花枝竹间开:在水面上的花和树枝之间开放。 - 芳草得时依旧长:随着时间的流逝,芳草地依然生长。 - 文禽无事等闲来:文人墨客们无事可做,常常来到这里。 - 年颜近老空多感:岁月让我变得衰老,但内心却充满了感慨。 - 风雅含情苦不才:我的诗才有限,但却充满情感。 -
这首诗为四言诗,每句均以七字组成,表达了诗人对任懒夫隐居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他不求功名的赞赏。 “未肯求科第,深坊且隐居”,描述了诗人对任懒夫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态度。这里的“科第”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功名,表示了诗人对任懒夫不急于求得官职的赞赏。而“深坊”则暗示了任懒夫选择在深处的家中居住生活。 “胜游携野客,高卧看兵书”,描绘了诗人与任懒夫一同享受自然之美,以及他闲暇时阅读兵书的情景
湖上隐居 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 闲门自掩苍苔色,来客时惊白鸟飞。 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 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 注释: ①湖上隐居:隐居于湖畔的山林之中。 ②湖水入篱山绕舍:水从篱笆边流过,山围绕在屋舍周围。 ③闲门自掩苍苔色:闲门自己遮住了苍苔的颜色。 ④来客时惊白鸟飞:客人来访时,有时会惊动栖息在树上的白鹭。 ⑤卖药比尝嫌有价:卖药和品尝相比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画家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道著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衡茅。 - “道著权名”:这里指的是追求名利的人。“权名”是指暂时的名声。“便绝交”表示因为追求名利而断绝了关系。 - “一峰春翠湿衡茅”:形容山峰春天的绿意盎然,雨水打湿了简陋的草房。这里的“衡茅”是一种简陋的茅草屋。 2. 庄生已愤鸱鸢赫,杨子休讥蝘蜓嘲。 - “庄生”是指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