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临江寺 山灵本是爱山农,况是登临重复重。 海水浮来多怪石,云霄上接有高松。 忘情浅浅溪中鸟,不雨深深洞底龙。 带甲如今满天地,烟霞合此寄高踪。 注释: 1. 山灵本是爱山农:山中的神灵本来是喜爱山间的农夫的,但这里却反复强调“爱”字。 2. 登临重复重:多次登上这座山,每次都觉得它更加美丽。 3. 海水浮来多怪石:海水冲刷过来时,会冲刷出许多奇特的石头。 4. 云霄上接有高松:在云霄之上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1. 第一句:“圣主临朝问好官,岂无公论在长安?” - 解析:这句表达了皇帝亲临朝堂询问民间疾苦,而长安作为政治中心,自然聚集了众多的官员和议论。 - 关键词:圣主、临朝、问好官、公论、长安 - 注释:诗人通过“临朝”和“问好官”描绘出皇帝的亲民与关心。而“公论在长安”则暗示了朝廷中存在正直的声音和意见。 2. 第二句:“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 -
偶成 四月八日风雨歇,放翁宅前湖水高。 典衣沽酒亦足醉,骑马看花徒尔劳。 海国尚闻歌蔓草,山陵谁与荐樱桃? 元龙本是无能者,后世谩称湖海豪。 【赏析】 《偶成》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追求学问的渴望。首两句以亲身经历告诫年轻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后两句则含蓄地指出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
【注释】归来:指回归故里。惊面生:脸色突然变得苍白,这里形容年老色衰、忧心忡忡的心情。东家西家知我名:到处有人知道我的名声。投老:年老体衰。凋落:零落、衰败。儿女:子女。年俱长成:年岁都大了。野梅开花尚古色:野梅花开依然保持着一种古朴的色泽。山风吹雨堕寒声:山上的风带着雨声,落在身上有一种冷的感觉。溪翁:诗人的朋友。真率:自然、真诚。浊酒过墙香满罂:用浊酒来解闷,酒香满溢,飘满了墙壁上的瓦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进行解读,注意把握诗句的意思,同时注意理解诗中所运用的典故、表现手法等。最后结合注释和赏析作答即可。 本题中,首句中的“萧萧”指白发;“乌巾”为乌纱帽,是古代士人的头饰;“会”“种”“拾”都是动宾结构,“菜”“茶”“溪上梅花”是名词性短语,是诗人的动作或活动
【注释】 赏心亭前:南京的赏心亭。 柳生芽:春天到了,柳树发芽了。 韩擒虎、张丽华:都是南朝陈朝的将领,曾平定陈朝内乱,为国立功。 江山: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广大地区,泛指祖国的大好河山。 登览:观赏。 叹嗟:感叹。 野老:村夫。 闲指点:随意指点。 宫阙(què):宫殿。这里泛指皇宫。 桑麻:庄稼。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第二句写景,第三句议论,末二句抒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
注释: 乙未春:指宋代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的春天。 仲远:指友人王仲远。 寄傲轩:诗人所居之地。 李著作:李纲,字彦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靖康传信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 乙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 花竹参差荫石苔:形容庭院中花木繁盛,枝叶交相掩映,仿佛是山间小道上的石子路旁长满了苔藓。 幽居却似小蓬莱:形容诗人居住的地方宛如仙境,与世隔绝。 山光入座青云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对一位名叫吴孟思的文人的怀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云涛处士老儒林 - 指吴孟思是一位年纪已高、经验丰富的文人。 2. 书法精明古学深 - 形容其书法技艺精湛,且学识渊博深厚。 3. 百粤三吴称独步 - 在岭南一带和江南一带,没有人能超过他。 4. 八分一字直千金 - 指他的书法非常独特,价值极高。 5. 桃花关外看红雨 - 描述作者站在桃花源外的河边
诗句原文: 茂林修竹苍烟外,断碣荒亭古道傍。 俯仰乾坤慨今昔,笑谈风月引壶觞。 幽兰垂佩茎茎紫,佳菊团金朵朵黄。 谁信无钱陶处士? 脱巾潇洒卧浔阳。 翻译: 茂密的竹林和修长的竹子远远映入烟雾之外,断壁残垣与荒芜的亭子紧靠在古老的道路上。 我俯视天地感叹古今变迁,在谈笑风生中举杯自酌。 紫色的兰花下垂着玉佩,金黄色的菊花团簇成花盘。 谁能相信没有钱却能成为陶渊明那样的贤士呢?
【诗句释义】 范蠡岩前云似锦,吴松江上水如天。 范蠡岩前云雾缭绕,犹如锦绣。 范蠡岩是苏州太湖中的一个小山丘,山上云雾缭绕,如同织锦一般,美丽壮观。 吴松江上水波荡漾,宛如天空。 吴松江是苏州的一条河流,河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仿佛天空一般,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送君去去青霄近,老我萧萧白发悬。 送你远行,离我越来越近了,而我则越来越老了。 “青霄”指高空,用来形容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