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石湖寺二首 第一首 石湖寺里清梦断, 相别时我们笑白头。 不是因为我佛道高, 哪能留下此佳地? 翠竹丛中听江雨, 黄菊院里闻秋声。 明年春水涨满塘, 我自泛舟游碧波。 译文: 在石湖寺里,我们共赏清梦,但醒来后,我们已经各自离去,彼此的思念像白头发一样渐长。不是因为我佛道高,哪能留下如此美好的地方?在翠竹丛中,我聆听着江边的雨声;在黄菊院里,我听着秋天的声音。明年春天,当河水涨满了池塘
龌龊宁堪处,卑污奈此逢。 注释:龌龊,肮脏、卑鄙。卑污,低俗。宁堪,哪里能够忍受?卑污,即“卑陋”。 看人骑白马,唤狗作乌龙。 注释:看,指观瞻。马和狗,这里比喻世俗之人。 濯濯河边柳,青青涧底松。 注释:濯濯,形容水波闪动的样子。河滨的柳树,岸边的松树,这里用来象征隐士的品格。 待看天气好,应得露华浓。 等将来再看。天气好,即天气晴好。露华,是雨过天晴或雪后天晴时出现的白茫茫的雾气
诗句如下: 野亭依柳树,水路出桑林。 注释: 在野外建造的亭子靠近柳树,水上的道路穿行在桑林之间。 译文: 在野外建造的亭子靠近柳树,水上的道路穿行在桑林之间。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野外建造的亭子和周围环境,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为: 问俗谁能解? 注释: 询问那些了解世俗的人谁能理解我。 译文:
【注释】 ①都:全部。尽:消散。青天:天空。无片云:没有一片白云。衮(gǔn)衮:车轮滚动声。 ②候船车:指等待船只的旅客们。辞树月纷纷:指告别故乡,离开家乡的月光纷纷落下。 ③纱帽:指官员的帽子。当垆(lú):在酒店里替人斟酒。垆,酒店。 ④兜鍪(móu):古代军用头盔。出塞:到边远的地方去打仗。 ⑤成群:聚集成群。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赴京途中,描写旅途所见之景。前四句以“白”字点题
新店道上 野水滔天去,阴云着地生。 沽来新店酒,不洗异乡情。 白发萧萧谢,黄花粲粲明。 山川虽跋涉,道路却升平。 注释: 1. 野水滔天去:形容河水浩渺无边,仿佛连天空都被淹没了。 2. 阴云着地生:乌云密布,笼罩大地。 3. 沽来新店酒:从新店里买了酒。沽,买。 4. 不洗异乡情:不因在外而改变对家乡的感情。 5. 白发萧萧谢:头发白了,显得更加衰老。 6. 黄花粲粲明:黄花瓣儿鲜艳明亮。
不饮 不饮非无量,忘眠岂有谋? 赤心思报国,白首愿封侯。 界纸题封事,挑灯看蒯缑。 何时勋业就? 萧散五湖游。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愿饮酒、渴望报效国家的愿望。诗中“界纸题封事”一句,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时挑灯批阅奏章的场景,反映了诗人为国家尽忠的高尚情操。最后一句“何时勋业就?萧散五湖游”,则是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归隐山水的渴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功名的向往
【注释】南阳闸:即南阳水闸,位于黄河中下游的黄河南岸;十月:指秋季;黄河道:黄河的航道;舟行浊水泥:形容河水浑浊。清浅:清澈见底。凄迷:形容秋日景色凄凉、迷茫。云转山腰断,天连野色低:意思是说,云朵在山腰间断开,天空与原野相接处显得低垂。茅屋:简陋而用草覆盖的房屋;近:接近。 【赏析】 此诗是诗人经过南阳水闸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联写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绿水 绿水流洙泗,青山出鲁邹。 凭高殊有兴,吊古不胜愁。 日落江花重,风生野树秋。 掀髯一长笑,不负壮年游。 译文: 在绿水的滋润下,流向泗水、邹水; 高高的山峦上,自然风光引人入胜。 登上高山,我满怀豪情地感叹历史; 历史的沧桑让我不胜感慨。 夕阳西下,江边的花朵显得格外娇艳; 秋风起时,野树上的叶子也随风飘舞。 我仰天大笑,因为我没有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我将带着这份快乐和感慨,尽情游览。
舒啸孤怀壮,天风荡杳冥。 草枯秦地白,云尽鲁山青。 大声长吟。孤,独自。怀,胸怀、抱负。壮,豪迈。天风,指自然界中的风,这里指秋风。杳冥,幽深。草枯,指秋天的草木凋零。秦地,泛称中原大地。白,指白色的霜花。云尽,天空中云朵消散殆尽。鲁山,泰山的美称。青,指春天的绿色。闻道,听说。尊庄子,尊敬庄周。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沽杯,买酒。候,等待、期盼。野亭,乡村小亭。须信,必须相信
【注释】 贤圣:指古代圣贤。我行:作者自指。真:的确。黄柳外、碧山前:诗人在归途中经过的地方。老马知官道:指老马识得官道而回头。饥鹰集野田:指饥饿的鹰聚集在田野上。晚风吹急雪,回首一茫然:傍晚的风刮起大雪,诗人回头望去,感到迷茫。 【赏析】 汶上舟行(节选)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是诗人在汶上县(今山东济宁市)乘船沿水路南下时写下的。诗人在《题汶上新桥》中说:“汶水流,汶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