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过石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细路穿南岭,新松几许长。 - "细路穿南岭" 描述了一条小径穿过南方的山脉。 - "新松几许长" 表达了对新生松树生命力的赞美。 第二句 毋庸驰马足,祇拟转羊肠。 - "毋庸驰马足" 表明不必骑马快速通过,意味着旅途中可以慢慢欣赏。 - "祇拟转羊肠" 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如同羊肠般曲折盘旋。 第三句 便作高亭好
与陈子高夜话 鼓角开东道,山川壮别京。 病慵怜窃食,幽愤敢论兵。 废简铅黄暗,驰囊赤白惊。 褒衣聊自喜,时见鲁诸生。 【注释】: 与陈子高夜话:与陈子高在夜里交谈。子高,名不详。 鼓角开东道:指大军出征。鼓角,军中用为发号施令的乐器,这里指军队的进军号角声。 山川壮别京:指江山壮阔,令人依依不舍。 病慵怜窃食:因为身体虚弱而懒于吃喝。 幽愤敢论兵:因怀有满腔的悲愤,便敢于发表对战事的看法。
【注释】 瘦石:瘦长的石头,比喻自己的身体。 聊我伴:陪伴着我。 更尔:你。 分:辨别、分辨。 寂历:寂静的样子。 廉纤: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 玉粒:指白米,也指美酒。 霜毛:指霜雪。 况:何况。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山中时所作。全诗以“为”字领起,写诗人在晚景中的悠然自得之情。首联点出“为山亭”,交代了自己所处的地方。颔联写远望山中景色,颈联写近看草色
【解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的五言绝句。“岩石三年别,君恩未许归”两句,写诗人因被贬谪而流离失所,远离了故土。“从谁寻草径,为我款荆扉”两句,写诗人在山间寻找回家的路,叩问主人是否在家。“旧绕山千叠,新添竹一围”两句,写山中景色的变化,以及作者对故乡山水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出诗人欲挂朝衣以报君恩,却又担心朝廷不会接纳他的心情。 【答案】 岩石三年别,君恩未许归。 从谁寻草径,为我款荆扉。
观化堂编校旧书 注释:在观化堂里,我正在编校旧书。 译文:我在观化堂里,正专注地编校旧书。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进行古籍编修的愉悦心情。 赫日真能永,微风亦自凉。 注释:太阳高悬,阳光灿烂;微风习习,让人感到凉爽。 译文:太阳高挂,光线灿烂,带来温暖;微风吹来,让人感到凉爽舒适。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宜人景色,既展现了阳光的温暖,又通过微风的清凉
七夕仍残暑,三年记此宵。 【注释】:七月七日夜的残热仍未消散。三年前曾在这里过七夕节。 傍檐依岭月,攲枕听江潮。 【注释】:靠在屋檐下,倚在山岭上,月光如洗;斜倚枕头,静听江水涨潮的声音。 瓠大何妨拙,槎回未觉遥。 【注释】:瓜瓢虽大却并不妨碍它的笨拙,木筏虽小但并不感到它的距离遥远。 【赏析】:此句以物喻己,表明诗人虽然生活清贫、地位卑微,却毫不在意;他甘于清苦,安于平凡,不图名利。
【注释】 幕府:将军府。陈琳: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曹操帐下文臣。官身:官职的生涯。故溪:家乡的溪水。解谈:善于谈论。那:哪。厌:满足。未拟烦刀笔:不想麻烦笔墨。谢鼓鼙:谢掉战鼓声。鼓鼙:古代乐器,这里泛指战鼓、战马。登临:登上高处远眺。得句:得到一句好诗。小字:书信。亲题:亲手写下。 【赏析】 此为送别之诗。首联“幕府陈琳老,官身恋故溪”,写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暇顾及家乡之景
这是一首抒发了诗人晚年归隐乡里的诗作。首联“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颔联“弄孙那得见,将母竟难谐”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无奈的心情。颈联“已绝功名望,犹疑出处乖”,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尾联“此心终未稳,何处复安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乡里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归宿的迷茫与纠结
诗句释义与译文 赏析与情感表达 1. 诗句逐句释义 -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秋天的景色渐渐变得暗淡,霜降临时带来了黄花的消息。 -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简陋的小窗和低矮的房屋深深映入眼帘,小路弯曲倾斜。 -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向山中的隐士询问为何如此,静坐观照岁月轻轻流逝,放弃青春不再。 -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徒然地站在海边远眺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全诗如下: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 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 独倚高台一笑,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 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澄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 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 堪笑磻溪遗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 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 注释: - 渺渺楚天阔:渺渺,形容天空广阔无垠。楚天,指楚地的天空。 - 秋水去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