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注释】 挽:挽诗,哀悼死者的诗歌。麟庆母:指清代学者王麟庆的母亲恽太夫人(1698年-1753年),字兰泉,浙江仁和人,著有《女学吟》、《女论语》、《女诫注》等书。恽太夫人一生崇尚儒学,反对理学空谈,主张“经世致用”。其为人刚强不屈,与儿子王麟庆相依为命。 纱幔仰传经,八座起居:纱幔——纱帐,古代丧家悬挂的一种帷子;传经——传授儒家经典;八座——指朝廷八位大臣,这里代指朝廷;起居——指朝廷上朝
【注释】: 1. 潘舆:指代潘岳,东晋著名文学家。 2. 邻舂:邻家舂米的声音。惊罢社:惊扰了社日的祭祀活动。 3. 宋幔:宋代的帷幔。 4. 佛诞:佛教节日,即释迦牟尼的诞生日。证生天:佛教语,意为成佛或得升天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联,内容上由人及物,由实而虚。 首联“昼锦迓潘舆,忽感邻舂惊罢社”,写诗人接到潘岳的书信时的情景。昼锦,指昼行锦袍,比喻高官显贵
【注释】 泽被:恩泽施及。十闽深:指福建。溯频年:追溯往年。砥节:磨砺节操。奉公:忠于职守。荐鹗:荐举英才。鹗,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鸟,这里指代贤能之士。金策重:指朝廷赐给功臣的金牌。三泖远:指松江。三泖,即今苏州西南的太湖中三块岛屿。暑月:炎热的夏天。校士:选拔人才。骖鸾人赴玉楼寒:指陆游与友人乘龙升天,而主考官因避嫌不录取他们的故事。 【赏析】 陆游在诗里回忆了当年他考中进士、授官福建后
【注释】 1. 六载:六年。指清军入关后,与明军对抗的六年时间。固金汤:即“固我金汤”,意思是保卫我们的江山、城池。实坏长城:比喻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的灭亡。孤注:孤注一掷,倾其所有,决一死战。躬尽瘁:亲自竭尽精力,为国效力。 2. 双忠:关羽、张飞。坎壈(kǎn kè):坎坷不平的路。异类:不同寻常的人。钦伟节:钦佩他们的高尚节操和威武形象。归元相送:关羽、张飞分别时,刘备赠他们以白璧一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内涵,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即可。 “清秘”句,意思是说当年在清秘阁中时,自己曾经忘记了自己的形体,何况现在又同你分别两地,已经过了艾年华,频频地话旧;这一句的关键词是:“清秘”、“忘形”。 “旬宣”句,意思是说自己现在已经尽力了,但只能空说五丝续命,悬蒲时节正伤神;这一句的关键词是
诗句释义与赏析: 挽江芝亭妻颜宜人联 - 炜管擅清词: 炜,明亮;管,笔杆或箫。这里可能指文才出众的人。擅,擅长;清词,即清新的词句,指文采飞扬的诗词。 - 红药阶前,曾伴郎君吟彩笔: 红药,红色花朵,常用来象征鲜艳和美好。这里指的是鲜花,可能是牡丹。台阶前的红药花,见证了颜夫人在郎君(丈夫)身边,共同吟咏诗词的美好时光。 绳床惊噩梦,绿莎厅上,忍教司马湿青衫 - 绳床: 古代的一种床
【译文】 乘上木筏直至牵牛渚;带着笔墨一起游放鹤亭。 【注释】 槎:木筏。 牵牛渚:即“牵牛”的“渚”,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是长江和淮河交汇处,为古代交通要津。 放鹤亭:相传晋代王献之爱鹤,曾与友人相邀到山中筑池养鹤,后人建亭于池畔,称放鹤亭。 赏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河丞张的,表达了诗人对河丞张的敬慕之情。诗的首联,“乘槎直到牵牛”句,化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传说,谓有木星从天而降,因触柱而死
诗句释义 1 三策治河书:指的是三种治理黄河的方案或策略。 2. 纬武经文:指通过武力与文化(即军事和文教)来治理国家。 3. 永作江淮保障:意味着长久地为江南地区(江淮)提供保护,确保其安全。 4. 一篇澄海赋:指的是一篇描写海洋的诗文,这里特指描绘海水清澈美丽的文章。 5. 掞天藻地:意喻文采飞扬,能够照亮天空和地面。 6. 蔚为华国文章:形容文章壮丽,足以成为国家的瑰宝。 7.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借对友人的思念来抒发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首句“芦中人出”,是说在芦苇丛中,有一位朋友刚刚走出,这一句暗寓了诗人的感慨;次句“河上公来”,是说黄河之滨,有位高官驾临,这一句则暗示诗人自己的遭遇。 译文: 客座联 芦中人出;河上公来。 注释: 芦中:指芦苇丛中。 出:出现。 河上:指黄河岸边。 公来:指官员到来。 赏析: 此诗以“人”字起兴。“芦中人”,即在芦苇丛中的人
愧比逋山亭畔鹤;枉谈庄叟井中蛙。 【赏析】 林则徐的《西湖湖亭联》通过对比和寓言,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此联以“湖”与“山”为对立面,将西湖的自然之美与文人的闲适之思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动静相宜、清幽雅致的画面。其中,“愧比逋山亭畔鹤”寓意着诗人对自然超然物外的向往,而“枉谈庄叟井中蛙”则反映了他对世俗喧嚣的批判,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 首句“愧比逋山亭畔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