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中人出;河上公来。
这是一首咏怀诗,借对友人的思念来抒发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首句“芦中人出”,是说在芦苇丛中,有一位朋友刚刚走出,这一句暗寓了诗人的感慨;次句“河上公来”,是说黄河之滨,有位高官驾临,这一句则暗示诗人自己的遭遇。
译文:
客座联
芦中人出;河上公来。
注释:
芦中:指芦苇丛中。
出:出现。
河上:指黄河岸边。
公来:指官员到来。
赏析:
此诗以“人”字起兴。“芦中人”,即在芦苇丛中的人,也就是作者自己。“出”,即出现,出现于芦苇丛之中的人。“河上公”,即在黄河岸边的官员,也就是作者所怀念的朋友。“来”,即来到,来到黄河岸边的官员。“人出”、“公来”两个动词连用,既表现时间的顺序,又表现出空间的广阔。“芦中人出”暗寓作者的感慨:“人出”即指作者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公来”暗寓作者的遭遇:公来,即指作者自己所怀念的朋友也来了,但与作者相遇的时间很短。
全诗构思巧妙,用语精当,不愧为唐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