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一县好山留客住”,意思是说:沅陵这一片山水,十分美丽,我特地来此做官,想留住客人,不使回去。
次句“五溪秋水为君清”,是说:沅陵的五条小河中的水,清澈明净,像君家一样清白纯洁。
注释:
①一县:指沅陵全县。
②五溪:指酉水、辰阳水、武溪、东乡水和西溪,在今湖南西部。
③君:你。
④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写景,次句写人,最后两句写情,以景衬人,以情结意,情景交融,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一县好山留客住”,意思是说:沅陵这一片山水,十分美丽,我特地来此做官,想留住客人,不使回去。
次句“五溪秋水为君清”,是说:沅陵的五条小河中的水,清澈明净,像君家一样清白纯洁。
注释:
①一县:指沅陵全县。
②五溪:指酉水、辰阳水、武溪、东乡水和西溪,在今湖南西部。
③君:你。
④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写景,次句写人,最后两句写情,以景衬人,以情结意,情景交融,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注释】 ①壬寅:唐肃宗乾元二年(759)。②祥符河:即黄河。③伊犁:在今新疆北部。蒲城:地名,在今陕西渭南。此为杜甫自长安至凤翔后,经秦州、天水、华州、同谷、扶风,再经岐山、扶风,最后由凤翔出发赴伊犁时所作。④相国:指杜鸿渐。⑤精卫:传说中的鸟名,传说中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⑥蚊虻:蚊子的别称。⑦丹漆:用丹砂涂饰的漆,比喻朱门贵戚。⑧东望何人:向东望去,不知谁可共论是非得失。⑨塞马:指边地之马
【注释】1.程玉樵(德润):即程师孟,字玉樵。德清人。官至陕西按察使。有《平泉遗稿》。2.藩廨:官署。3.若已有园:指李时珍的“药圃”,位于兰州城东门外。4.阳关:指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开轩:打开窗户。6.稼:庄稼。7.浇花:浇水。8.平泉:即《平泉草木记》,为李时珍所撰。《明史》称其“博极群书,尤邃于医术”。9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为明代文学家杨慎。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秦台舞罢笑孤鸾,白发飘零廿载官。 半道赦书惭比李,长城威略敢论檀。 石衔精卫填何及,浪鼓冯夷挽亦难。 我与波斯同皱面,盈盈河渚带愁看。 注释与赏析: 1. 秦台舞罢笑孤鸾,白发飘零廿载官。 - “秦台舞罢”意味着结束或结束一场舞蹈。在这里,它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场合或活动。而“笑孤鸾”则是指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孤独和寂寞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则考生需对诗中每句话的意思都有所把握;如本题要求“赏析”,则考生要能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或关键词语进行赏析。 “枳棘频年厄凤鸾”:意思是说枳棘树多年来阻碍着凤凰鸾鸟高飞,比喻小人多,君子少,小人得志。 “直声今果报迁官”:意思是说正直的人现在得到了升迁。 “有人门上嗟生莠”
诗句解释与赏析 子茂薄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 其二 - 子茂:可能指的是一位朋友或友人,子茂在此处可能是对这位友人的尊称。 - 薄君: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领导,薄君在这里可能是对他的一种亲昵称呼。 - 自兰泉送余:兰泉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如家中的庭院或某个著名的景点。这里表示是朋友亲自送我到了这个地点。 - 余至凉州:凉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弃璞何须惜卞和 门庭转喜雀堪罗 频搔白发惭衰病 犹剩丹心耐折磨 忆昔逢君怜宦薄 而今依旧患才多 鸾凰枳棘无栖处 七载蹉跎奈尔何 注释: 1. 这首诗是林则徐在被贬谪至边疆期间写给友人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无奈与辛酸。 2. “弃璞何须惜卞和”意指舍弃珍贵的璞玉,无需珍惜如卞和那样的良工。这里比喻自己放弃高位,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 3.
【赏析】 这首诗是蒲城相国于壬寅年(公元1722年)二月在新疆伊犁为官期间写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朝廷恩宠的期望。 “元老忧时鬓已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担忧和焦虑。作为元老重臣,他深知国家的现状并不乐观,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性。 “吾衰亦感发苍苍”,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无奈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子茂薄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 其四: 这是诗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被友人从兰泉送到凉州的情景。 - 也觉霜华鬓影侵: 这里的“霜华”可能指秋天的景象,“鬓影”指发际边的头发。这句表达了作者感受到的秋天气息和自己的白发。 - 知君关陇历岖嵚: 关陇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地势崎岖。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或感慨朋友在关陇地区(即现在的甘肃一带)的经历或成就。 -
诗句释义 1 与公踪迹靳从骖:意思是我与你(指嶰筠前辈)的行踪紧密相连,如同骖乘在马鞍上一样。"靳从骖"是成语,意为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2. 绝塞仍期促膝谈:即使身处边塞之地,我们仍然期望能够坐下来亲切交谈。“促膝”形容坐得很近,亲密无间。 3. 他日韩非惭共传: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我们都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我们都会感到惭愧。这里的“韩非”是指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哲学家韩非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在雪中行走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积素迷天路渺漫,蹒跚败履独禁寒。 译文:大雪覆盖了整个天空,道路变得模糊难辨,我步履蹒跚地行走着,独自承受着寒冷。 注释:积雪覆盖了整个天空,使得视线变得模糊;我步履蹒跚,形容行走困难。 2. 埋馀马耳尖仍在,洒到乌头白恐难。 译文:马蹄下的残雪仍然清晰可见,但雪花已经落在乌黑的头发上
这是一首咏怀诗,借对友人的思念来抒发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首句“芦中人出”,是说在芦苇丛中,有一位朋友刚刚走出,这一句暗寓了诗人的感慨;次句“河上公来”,是说黄河之滨,有位高官驾临,这一句则暗示诗人自己的遭遇。 译文: 客座联 芦中人出;河上公来。 注释: 芦中:指芦苇丛中。 出:出现。 河上:指黄河岸边。 公来:指官员到来。 赏析: 此诗以“人”字起兴。“芦中人”,即在芦苇丛中的人
注释:春天从天上降临;水流自地下涌出。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界春、水景象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首句“春从天上至”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如同从天而降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次句“水由地中行”,则形象地描绘出水流从大地深处涌出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又寓含了生命的源泉之意。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而优美
【译文】 乘上木筏直至牵牛渚;带着笔墨一起游放鹤亭。 【注释】 槎:木筏。 牵牛渚:即“牵牛”的“渚”,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是长江和淮河交汇处,为古代交通要津。 放鹤亭:相传晋代王献之爱鹤,曾与友人相邀到山中筑池养鹤,后人建亭于池畔,称放鹤亭。 赏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河丞张的,表达了诗人对河丞张的敬慕之情。诗的首联,“乘槎直到牵牛”句,化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传说,谓有木星从天而降,因触柱而死
【注释】 1. 六载:六年。指清军入关后,与明军对抗的六年时间。固金汤:即“固我金汤”,意思是保卫我们的江山、城池。实坏长城:比喻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的灭亡。孤注:孤注一掷,倾其所有,决一死战。躬尽瘁:亲自竭尽精力,为国效力。 2. 双忠:关羽、张飞。坎壈(kǎn kè):坎坷不平的路。异类:不同寻常的人。钦伟节:钦佩他们的高尚节操和威武形象。归元相送:关羽、张飞分别时,刘备赠他们以白璧一双
西湖宛在堂联 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不波行一舟。 注释:在天空,月亮挂在湖面上,照亮了两岸的景色。秋水清澈如镜,没有波澜,只有一只小舟在水上飘荡。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湖光山色图。首句“长空有月明两岸”,以广阔的空间和明亮的月光为背景,展现出湖面平静如镜的景象。次句“秋水不波行一舟”,以秋天的湖水和平静的船影为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诗句释义与赏析: 挽江芝亭妻颜宜人联 - 炜管擅清词: 炜,明亮;管,笔杆或箫。这里可能指文才出众的人。擅,擅长;清词,即清新的词句,指文采飞扬的诗词。 - 红药阶前,曾伴郎君吟彩笔: 红药,红色花朵,常用来象征鲜艳和美好。这里指的是鲜花,可能是牡丹。台阶前的红药花,见证了颜夫人在郎君(丈夫)身边,共同吟咏诗词的美好时光。 绳床惊噩梦,绿莎厅上,忍教司马湿青衫 - 绳床: 古代的一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