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注释】 壬寅: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嶰筠前辈:王安国,字安石,号嶰筠,曾为太子中允、翰林学士、侍读等职,是王安石的学生。同人:指同时代的人。双砚斋:书房名,在京师。坡公:苏轼的字子瞻。东坡:即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豪。伊江:即伊阙水。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山与香山之间的谷地。 【赏析】 此诗作于熙宁九年(1076年)闰十一月十九日。诗人在京城拜访友人并参加聚会
注释:五虎门是天险,设置虎门大炮森然相向。海口虽通商,但在关口上需要有强大的将领来保卫。唇亡恐齿寒,闽安谁保障?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的《五虎门观海》。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海上军事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将领的期待。诗人通过对虎门、大炮和海口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海上战场画卷。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的深深忧虑
诗句解释: 1. 生驹不合烙宫印:“生驹”指的是刚出生的小马,“不合烙宫印”是指不应该给它们烙上宫印。这可能意味着小马应该被自然抚养,而不是被过早地用于战斗或展示其价值。 2. 服皂乘黄气先尽:服皂和乘黄是古代的两种马,服皂通常指黑色或灰色的马,而乘黄则是一种黄色的马。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这些高贵的马匹因为战乱或疾病而早早地失去了气息。 3. 千金一骨死乃知:这句话意味着一匹价值千金的马
【注释】 1.嶰(yāo)筠(qīn):指诗人。尚书:古代中央高级官职,这里代指官员。 2.沙角:在今广东广州西南。炮台:瞭望敌情的土山。 3.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诗人登高远眺,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夜空,皎洁无瑕,光芒四射,仿佛照见了深藏在龙穴中的神物,使它十分忧愁。而此时海上的烟雾已消,海面犹如明净的镜子般澄澈,清凉的月光从天边一直洒落到炎州大地。
壬寅腊月十九日,嶰筠前辈在双砚斋召集诸同人集会。这是东坡先生的生日,我们在伊江没有见过这样的诗作。 中原俎豆不足奇,请公乘云游四夷。天西绝塞招灵旗,下有荷戈之人顶礼之。 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载,元精在天仍为牛斗箕。命宫磨蝎岂公独,春梦都似黄粱炊。 要荒天遣作箕子,此语足壮羁臣羁。当时天水幅员窄,琼雷地已穷边陲。 天低鹘没山一发,只在海南秋水湄。岂如皇舆西控二万里,乌孙突厥悉隶吾藩篱。 若将壮游较今昔
题王竹屿都转黄河归棹图老屋余劫灰,小山上丛桂。 无田归亦得,奚用江水誓。 九重侧席殷,艰难待宏济。 讵许卧烟霞,正资振凋瘵。 朝出夕拜官,除书破常例。 鹾纲重江淮,上关军国计。 积疲几沦胥,盘错要利器。 前席咨嘉谟,指陈切时弊。 权知即真除,匪以汝为试。 责效匪在速,谋远庶可继。 单车昨南来,先声动怀畏。 人皆为君荣,我闻窃心系。 防河固良难,煮海讵云易。 所赖本清直,兼能运才智。 苟当改弦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其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沅州两君歌(注释:沅州两君,指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只合学隐随蜘蛛,聚星在此吾不图。 协恭相励皆廉隅,山城硗确非膏腴。 厚培民气须吾徒,昔日疮痍今裤襦。 苗蛮詟栗间阎苏,独惜难留大令虑。 清声万口徒嗟吁,安得公等连茅茹。 尽致尊显经纶敷,勿使人嗤儒术疏。 译文: 沅州的两个朋友在唱歌
公身为国轻生死,绻绻故人尚如此。 薄君君之幕僚耳,闻疾乃如疾在己。 磨盾手挥书两纸,刀圭欲救膏肓起。 行府篝镫遣医视,二卒六夫任所使。 棉定奇温覆以被,芝楮五百实其匦。 是时景炎岁丙子,冬夜寒风彻肌髓。 书驰筼筜八十里,双溪阁下期来止。 吁嗟乎!天水皇纲势终靡,一木难支大厦圮。 风雨何从庇寒士,薄君薄君长已矣。 三百圹砖公所累,崇庆寺前舜卿诔。 宿草萧萧成战垒,此札人间独不毁。 墨花吐艳云凝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和赏析。 此诗前两句“两月兵戈尚未除,几人筹策困军储”是说战争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但还没有停止下来,军队的粮草储备也受到了影响
沅州官长多宿儒,就中双绝天下无。 岿然蓝翁贤大夫,起家禁近官中书。 二十六科谁与俱,省郎今尽前辈呼。 乾隆之间大郡除,卅年仍羁铜虎符。 抱九仙骨何清臞,耳聪眸了行且趋。 典史之职诚区区,谁其任者蒋宾隅。 蚤登乙科文誉都,手编县谱墨绶纡。 偶蹶不乐人持扶,一命亦济奚卑污。 树兰千丛梅百株,以吏为隐诗为娱。 我来楚南停轺车,一时投契苔岑如。 两贤官守崇庳殊,要以同志道不孤。 蓝翁于我为枌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