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福州贡院联 皇路许驰驱,举孝兴廉,海峤人文罗福地; 天门同詄荡,蜚声腾实,蓬瀛才望奋清时。 注释: 皇路:皇帝的道路,比喻仕途之路。 孝兴廉:倡导孝顺和廉洁。 海峤:指福建一带的山岭,也泛指福建地区。 人文罗福地:形容福州是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的地方。 詄荡:指宽广、豁达的境界。 蜚声腾实:名声远扬,功绩显著。 蓬瀛才望奋清时:指有才能的人在清廉的时代奋发向前。 赏析: 这首诗以福州贡院为题
【注释】 卌:四十。 方隆:正盛,指李的文才高盛。 谪仙:指李白。 紫府:道教称天帝所居处为紫府,此处借指李唐皇室的宗庙。 应教:应该使……得到教诲。 红桥:即杭州西湖边的断桥,相传为白居易与友人张祜游宴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挽诗。首句写李生前之才,第二句写李死后之冤。 “卌三年才不虚生”,是说李彦章在世时,才情横溢,名满天下,而死后,他的才气却白白地浪费了,不能发挥出来,这是多么可惜呵
注释: 清门甲第:清高之家,门第清正。 传儿辈:子孙传承。 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老部下、老朋友。 湖山:湖泊和山峦。 属寓公:属于寄居在山中的官员或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好友张青选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无奈。 首句“清门甲第传儿辈”,描绘了一幅家庭和睦、世代相传的美好画面。诗人通过“清门”一词,强调家族的清廉正直
【注释】 南士:指南方人。渊源:本源,根源;承北学:继承北方学问;秋曹:即“秋官”,官名,掌司法刑狱。 门馆:门生,门客。坐春风:比喻在门下受到优遇。 【赏析】 此为赠别诗。王廷绍,作者的友人。诗首句写王廷绍是南方人,但能继承北方学问。第二句写他到门下做学生,受到老师的优待。全诗句句有典,字字含意。“南士”与“北学”相对,“渊源”与“门馆”对应,“承北学”与“坐春风”相映成趣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书楼自况,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和理想。“坐卧一楼间”,写出了自己的位置;“因病得闲”,是说自己因生病而闲下来,“如此散材天或恕”一句,意思是说:这样无用的庸才能得到上天的原谅;“结交千载上”,表明自己追求的是千古不朽之业。全诗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怀。 【答案】 译文:我在书楼中坐卧之间,因为疾病的缘故,才得闲读书写作,像这等无足轻重的庸人
【注释】: 薇省:指御史台。 键户独居:闭门不出,过着清苦的生活。 “清品”两句:意谓自己虽清高廉洁,但已无瑕可击,如同洁白的玉一般。 “枌乡”两句:意谓自己虽然为官,但已不再为世所重用,就像那后凋的松柏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前半部分以“忆”字领起,回忆早年在地方做官时清廉自守、不为权贵所动的情况;后半部分则抒发了年老失意、被罢免归里之后的心情。全篇以“悔”字为中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解答该种题型,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从诗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的情感等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即可。解答时要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挽廖鸿苞联”是《挽廖鸿苞联》
【注释】 德性:指品德。盅和:形容德行端正。两入:指陈用光两次被朝廷征召,先后任翰林院侍读、修撰等职。琼林:指金殿。稽古:考订典籍。荣跻卿贰贵:荣誉地位高。七持玉尺:指文章为世所用。《论语·子张》:“子云:‘予欲载之空言,不如吾之于行事也。’”《尚书?尧典》:“帝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玉尺:《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玉尺,所以度曲者也。”老成型:指陈用光文章为世人所推崇,成为一代楷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赏析作者情感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具体鉴赏。 “大度领江淮”,意思是胸怀宽广统领江淮地区,“揽”是“统率”,“江淮”泛指今江苏、安徽等地,这里是说陶澍在地方上很有威望;“宠辱胥忘”,意思是不论受宠还是遭辱都置之度外,“胥”同“殊”,意为“都”
【注】蒋攸铦(1609—1684),明末清初大臣。字子实,江南宜兴人。 【赏析】 首句点明题旨。诗人以“宰辅”自比,表明其地位和作用;“封圻”即疆土,指封疆大吏,指宰相、大学士等高级官僚。“第一流人”是说蒋在朝廷中地位崇高、名望显赫,与一般官员不同。第二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之辞。“贤才”即有才能的人,“俊乂”为才智出众的人。“培”是培养的意思。“三师”指东宫、太傅、太保等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