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
以下是《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赏析: 1. 原诗: - 萧条晚秋景:描述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 - 旻云承景斜:天空中的云彩与夕阳相伴,显得有些倾斜。 - 虚堂起青霭:虚堂之中升起了淡淡的青霭,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崦嵫生暮霞:崦嵫山映衬着傍晚的余晖,给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 - 空居寂以欷:空荡的住所中,只有叹息声回荡。 - 左右自幽歌
【注释】 戚戚:忧思的样子。结忧:忧虑的情思。视春暮:看到春天将要结束。紫荷:紫色荷花。曲池:曲折如池的池塘。皋兰(gāo lán):香草名,也作“蒁”。覆径路:《诗·小雅·甫田》:“有敦瓜苦,无以享汝。”毛传:“瓜苦,覆道之草也。”孔颖达疏:“言此草覆道,故能遮日,令人不得得见其日也。”葱茜(cōng xiàn):深青色;绀碧色。华堂:华丽堂皇的大厅。葐蒀(yǐn yù):香草名,即蕙草。绮树
以下是对《寄丘三公诗》逐句的解释: 1. 昔我学冠剑: - “昔我学冠剑”意味着“从前我学习了剑术和礼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年轻时的志向和努力,他不仅学习了武艺,也注重礼仪的培养。 - 在古代中国,武术和礼仪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素养,它们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规范。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作者希望成为一个既有武力又有德行的人。 2. 逢君在三川: - “逢君在三川”意为“在三川遇到了你”
诗句翻译及注释 清尘播峤岫,远□被修□。 - 解释: 清尘遍布山岭,远方的修长身影。 - 注释: "清尘"形容尘土飞扬;"播峤岫"表示四处飘散。"远□被修□"指的是远处的人物或身影被尘土覆盖,显得模糊不清。 □□□□代,高行乃厉天。 - 解释: 高尚品行照耀天空,使天也显得高大。 - 注释: "□□□□代"指高尚的品质或行为。"高行"即崇高的品行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琴高游会稽,灵变竟不还。 - 琴高: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琴高,他是传说中的仙人。 - 游会稽:在会稽这个地方游玩或者修炼。 - 灵变:形容变化多端,神异莫测。 - 竟不还:最终没有回来。 2. 不还有长意,长意希童颜。 - 不还有:没有回来。 - 长意:可能是指殷长的心意或愿望。 - 希童颜:希望保持童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古意报袁功曹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从军山陇北:从军,意为参军或随军。山陇,指的是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脉。这里的“陇”指的是秦岭以北的山地区。这句话描述了诗人正在从军,驻扎在秦岭以北的地方。 - 长望阴山云:阴山,是中国北部的一座山脉,位于内蒙古中部偏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地望着阴山,可能是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泾渭各异流
卧疾怨别刘长史诗 四时煎日夜,玉露催紫荣。 始怀未及叹,春意秋方惊。 凉草散萤色,衰树敛蝉声。 凭景魂且谧,卧堂怨巳生。 承君客江潭,先愁鸿雁鸣。 吴山饶离袂,楚水多别情。 金坚碧不灭,桂华兰有英。 无辍代上朝,岂惜镜中明。 但见一叶落,哀恨方未平。 注释: 1. 四时煎日夜:四季如煎,日夜不停。形容时光流逝之快。 2. 玉露催紫荣:玉露,即初秋的露水,带有清新的气息,催促着花朵开放。紫荣
冬尽难离和丘长史诗 闲居深深感到惆怅,飒飒寒风掠过中闺。 宝礼从千里之外传来,缣书果然为君亲提。 山川吐露幽气,云景怀抱长怀。 此别亦为遥远,潮水波澜郁郁东西。 汀洲水边日色惨淡,桂树暗夜猿声方啼。 揽取心意谁堪哀伤,涕泪横溢心如乖违。 杜蘅思念不生沫,石兰终究不相违。 希望总在岁末驾鹤,游衍苍山蹊径
【注释】 1. 冬尽彩叶暮:指冬天已经过去,树叶变成了秋天的彩色。 2. 金石亦怀伤:比喻自己内心有伤悲。 3. 冰鳞不能起:形容自己像冰一样寒冷,无法振作。 4. 水鸟望川梁:水鸟在河边徘徊,望着河面,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5. 客子仿永夜:客居他乡的诗人,过着漫长的夜晚。 6. 卧歇丹丘采:在丹丘山休息,采集草药。 7. 坐失曾泉光:坐下来时错过了泉水的光。 8. 结眉惨成虑:眉毛紧锁
【注】袁常侍名不详;楚水:指湖北汉水;吴坂:指安徽当涂。 【赏析】诗题中的“贻袁常侍”即赠送给袁常侍的意思。袁常侍是诗人的友人,所以赠诗时,要表达自己送别之情及对他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 首联:“昔我别楚水,秋月丽秋天。”诗人以楚地之秋夜为背景,表达了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别楚水”即告别长江之滨的楚地,而“秋月”则点明时间是深秋季节,月光皎洁,映照着江水波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