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
注释: 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 其一 江皋桐始华,敛衣望边亭。 平原何寂寂,岛暮兰紫茎。 芬披好草合,流烂新光生。 冰雪徒皦洁,此焉空守贞。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魏太子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全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都有四句。第一部分以“江皋桐始华”开篇,描绘了江南地区春季的景象;第二部分则是对魏太子曹植被人毁谤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魏太子曹植被人毁谤的感慨之情。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第一句“暮意歌上眷”,写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高楼远望,思念远方的亲人。第二句“怅哉望佳人”,写诗人眺望远方佳人,心中充满惆怅之情。第三句“揽洲之宿莽”,意思是说,我采摘了洲上的野草,来表达我的思恋之情。第四句“命为瑶桂因”,意思是说,我将这束草命名为瑶桂,寄托我的哀思。第五到第八句,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写出了他对古人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白露掩江皋,青满平地芜。 - “白露”指的是秋初的露水,通常出现在农历的九月初八,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江皋”指的是江边的高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青满平地芜”描述的是田野上覆盖着一层青色的植物,而“芜”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未被完全收割的庄稼或野草。整句诗描绘了秋天田野的景象,其中包含了露水、江边高地、青草和未收割的庄稼或野草。 2. 长夜亦何际,衔思久踟蹰。 -
注释:秋夜,紫兰盛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 偃蹇的灵芝被采摘了下来,美丽的紫华堂映衬着它。 林木不挡住它的盖,淇水也不漫过它的裳。 忽然间到了南方江边的阴面,照耀着北海的阳面。 从此可以长年来往,万世都不会有感伤。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体悟,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荡子:指出征的男子。凤楼:宫殿的美称,此借指皇宫。箫管:古代乐器的一种,多用玉、竹等制成。凋云鬓:形容头发稀疏,如云般散乱。损玉颜:形容脸容因愁苦而消瘦。何日:何时。边尘净:边患平息。庭前:庭院中,指家乡。征马还:征人归来,回到朝廷。 译文 丈夫从军已久,宫里的箫声也变得空寂了, 独自枕着残发,鬓发稀疏,容颜憔悴,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乱,我回到你的身边?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答题时先解释诗句意思,再结合注释和赏析作答。 采石上菖蒲诗: 瑶琴久芜没,金镜废不看。 不见空闺里,纵横愁思端。 缓步遵汀渚,扬艴泛春澜。 电至烟流绮,水绿桂涵丹。 凭酒竟未悦,半景方自叹。 每为忧见及,杜若讵能宽。 冀采石上草,得以驻馀颜。 赤鲤傥可乘,云雾不复还。 译文: 瑶琴被搁置太久了,金镜被弃置不用了
【注释】 1. 衔涕:流泪。 2. 别:离别,指送别。 3. 心远路已迥:心已远离故乡,道路也遥远。 4. 意满辞未陈:意已满足而未将告别的话语说完。 5. 曾风漂别盖:曾经有风吹动车盖。 6. 北云竦征人:北边的天空中飘着征人的行云。 7. 岁暮:年终,年底。 8. 非上春:不同于春天。 9. 孤鸟还:孤鸟归来。 10. 沥泣何所因:为什么还要落泪呢? 【译文】 我与舅相分别,眼泪含在口中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 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 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 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 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 注释: 1.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开元六年)。 2. 这首诗以“惜晚春”为题,借咏物抒怀
【注释】谢主簿:官名,指县丞。季月:农历九至十一月份。滋兰:种植兰草。错:同“措”,放置。无芳:不香。北风漂夜色:北风吹动夜色飘荡。河:黄河。凝:凝结。皓如霜:像白霜一样洁白。怅哉:惆怅。心神晚:傍晚时分。烛灭:灯熄灭了。深堂:高大的厅堂。芰衣:用菱叶作成的衣服或席子。宁湿岨云梁:难道能湿润高高的山岩吗? 【赏析】《赠答四十二首》是陶渊明为酬答友人而作的四十二首诗歌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原文如下: 从萧骠骑新亭 鲵妖毁玉度,虹气岨王猷。 上宰轸灵略,宏威肃广谋。 绵崄冒戈堞,乘峤架烽楼。 燕兵歌越水,代马思吴州。 金笳夜一远,明月信悠悠。 云色被江出,烟光带海浮。 开襟夹苍宇,拓远局溟洲。 折日承丹谷,总驾临青丘。 仄待飙雾晏,方从畎壑游。 注释: - 鲵妖毁玉度:鲵指鱼,妖指怪物,毁玉度指破坏玉石的道路或桥梁。这里可能指的是洪水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