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
诗句释义 - 观东坡集:观看苏轼的文集。 - 今朝又读东坡集:今天再次阅读苏轼的文集。 - 记得原州鞫狱时:还记得在原州的审讯过程中。 - 千首高吟赓欲遍:高声吟诵了数千首,几乎要诵读完毕。 - 几多强韵押无遗:多少有力的韵脚都押得恰到好处。 - 固知才气原非敌:本来就知道苏轼的才华并不逊色于人。 - 独有心期老不欺:唯一的期待是希望他保持诚实,不欺骗他人。 - 泪尽九原无路见:泪水干涸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君俞和少孙的唱和之作。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1. 连璧兼金尽出伦,雪髯霜鬓信陈人。 诗句释义:我的文才和品德如同连璧和兼金一般出众,即使是满头的白发和银发也显得十分珍贵。 关键词注释:连璧,指美玉,比喻才华;兼金,指珍贵的金子,比喻德行;雪髯、霜鬓,都是形容老年人的白色头发,这里用来象征年纪大;信陈人,意为真真正正值得称赞的人。 赏析
诗句:愔愔怀抱不曾开,忽忽还添一岁来。 译文:我的内心一直平静如水,但不知不觉中又增添了一岁的岁月。 注释:愔愔,平静的样子;怀抱,内心;不曾开,没有开启;忽忽,忽然,指不知不觉中增加一岁。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熊掌如何得豹胎” - 比喻某人或某事不可能同时具备两种极端的品质或特征。 - 注释: 熊掌(象征稳重、坚实)与豹胎(象征敏捷、机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特征,不可能两者兼备。 - 赏析: 这句表达了对某人的特质不能同时兼备的批评,暗示其可能过于固执己见,忽视了变通的重要性。 2. “弃常嗜异信难材” - 指放弃常规的喜好,而去追求不同寻常的事物。 - 注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合浦圆光降下胎” - 关键词: 合浦、圆光 - 注释: 合浦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某种特质。圆光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光明圆润的特质。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智慧或美德。 - 译文: 在合浦这个地方,有一种光明圆满的特性被降下并生下了新的形体。 2. “豫章千尺本天材” - 关键词: 豫章、千尺 - 注释: 豫章是中国的一种植物名,也常用来比喻高远的事物
堤上闲步二首 风旌江木信漂浮,散策腾腾亦谬悠。 未必萦回能擢胜,却疑平远解供愁。 年衰易感难留日,机尽应无不下鸥。 渡口舟横晚潮急,一番佳意忆苏州。 译文: 在堤上悠然漫步,感受着微风拂过江边的树木,它们摇曳生姿,仿佛随风飘荡。漫步中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已经渐行渐远。我不禁想起了那逝去的美好时光,那些曾经的梦想与希望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去。 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落或沮丧
【解析】 此诗为题赠,作者自注:“谢眺《入朝曲》云:‘江城多暇日,爱此登临闲。’余亦常作此语。”全诗以“闲”字统摄全篇,描绘了一幅闲逸、清旷的江南水乡风景图。 首句“堤上闲步二首”,是说在堤上的漫步,是诗人闲适生活的一种写照,也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与体察。 第二句“暖风轻蹙浪花浮”,是说微风吹动着水面的波浪,使得浪花轻轻飘起,这是诗人眼中的美景。 第三句“留滞江城愧谢悠”,是说自己留在城中
残编弊稿掩还开,好意经年不暂来。 伏枥已应真款段,脱鞲终拟谢低回。 颇传共坐侵斜月,更想微吟荐罚杯。 居士从来少风味,独将愁眼望初梅。 译文: 残破的手稿被重新打开,虽然好意经过一年却从未真正地来访。 伏枥(马被套在槽里)已经应该真的奔跑了,脱鞲(卸下缰绳)最后准备不再犹豫。 曾经一起坐着直到斜月(月光斜照)落下,更想念微吟(低声吟咏)时你推荐我喝酒。 居士从来就缺乏那种风雅的情味
天禄峥嵘北斗齐,享穷人欲去无梯。 自非终贾名偏重,只恐蓬瀛到却迷。 铅椠异时森杞梓,功名他日看虹蜺。 中朝若问姑溪老,但道摧颓一木鸡。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天禄峥嵘北斗齐”:形容天文学的星辰排列如北斗七星一样整齐有序,象征学问或权力的高度集中与重要性。 - “享穷人欲去无梯”:比喻那些拥有财富或高位的人,如果失去了这些,就感觉没有出路或无法摆脱困境。 -
【诗句解释】 1. "占尽韶华异众芳,分明绝艳降昭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韶华”指的是美好的年华;“异众芳”则表示它与众不同,独特美丽;“分明”是清晰的意思;“绝艳”是指极其美丽的花朵;“降昭阳”是比喻牡丹的美丽像阳光一样灿烂。 2. "肯同繁杏搀春色,漫道幽兰有国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牡丹与杏花、兰花的比较。“肯同”是愿意的意思;“繁杏”即繁茂的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