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词语的意思来体会诗意。“游栖岩寺”“梯延洞”是全诗的首句,交代了时间是晚上。“兴莫穷”意思是兴致无边无际。这两句的意思是:夜深时分,登上栖岩寺的悬崖绝壁,欣赏着月色和山景的美妙。“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风。”高明千嶂月,形容山势高峻。凉爽的清风从山间吹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山间的明月明亮清澈,清凉的山风吹拂在脸上,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野坐分苔席 山行绕菊丛 云衣惹不破,秋色望来空。 注释:在野地中随意坐下,仿佛置身于覆盖着青苔的席子上;漫步在山间,环绕着盛开的菊花丛林。云雾般的衣裳无法穿透,眼前的秋色只能远远望去感到空旷。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面。诗人坐在野地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坐在布满青苔的苔席上,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周围是山间环绕的菊花丛林,色彩斑斓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中的主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分析。注意“度破讷沙二首”的作者是李益,“度破讷沙”“鸊鹈泉上”等都是地名;“雁正飞”“战初归”是时间、地点;“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是描写了日出时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戍边将士的英勇。 【答案】 (其一) 度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过马嵬二首·其一》,李商隐所作,咏叹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导致的国家动荡。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 - 描述了诗人在路上询问一个樵夫是否为杨贵妃的寝宫。 - “太真”指的是杨贵妃,而“宫”则是指她被埋葬的地方。 - 李商隐通过这个场景,隐喻了杨贵妃虽然已不在人世,但她的美貌和哀愁仍存留在世间。 2.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注释】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8月7日左右。 览镜:照看镜子。 销身外:身外之物,即名利。 生涯:人生、生活。 满鬓雪:白发如雪。 明日:明天。 对秋风:对着秋天的风。 赏析: 首句“万事销身外”,意思是说所有的功名利禄都与我无关,我只是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 第二句“生涯在镜中”,意思是说我的生活就像照镜子一样,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生活。 第三句“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注释】 下楼:指下棋。 话旧:谈论过去的事情。 应老:应当是衰老的。 逢春喜又悲:春天来了,高兴的心情又被悲伤所代替。 看花行拭泪:在赏花时不禁流泪。 倍觉下楼迟:反而觉得下楼慢了。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下棋前和下棋时的心理变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易逝、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诗句解析 -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这一句表明是应崔员外的邀请,携带琴来住宿在使院。"奉酬"意即回应对方的邀请,"崔员外"则指的是崔某,可能是指一个高官或官员。"携琴宿使院"描述的是崔员外在使院中接待客人的情景。 - 遂叹常时尘吏喧: 此句表达了一种感慨,叹息于平日里繁忙的政务和嘈杂的官吏们。"遂叹"说明作者因某种原因而产生感叹。 -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注释: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明将至因话昨宵乘兴联句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译文: 八月十五的夜晚,宣上人独自游玩在安国寺山庭院,步履迟缓直到天亮才准备离开。因此聊起前一晚兴致勃勃的诗联。 京城四周城墙如同天上的花界,秋季的晚上一阵秋风带来一夜的凉意。
过马嵬二首 其二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 注释: 金甲银旌:指华丽的仪仗。尽已回:已经回到原来的地方。苍茫:形容迷茫、迷糊的样子。罗袖:指衣袖。风埃:指风尘。浓香:指香气。犹自:仍然。随:跟随。鸾辂:指皇帝的车驾。恨魄:指亡国之魂。无由:无法。离: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唐玄宗的讽刺和批评
【注释】 ①一国:指中国、中原。沙弥:出家人名。②惠林师:南朝梁武帝的弟子,善解经义,有《金光明经》十卷。③今上:指唐玄宗。龙飞:比喻帝王登基。④松寺:在长安西。杏溪:在洛阳东。⑤住持:寺院中主持佛法、管理僧众的人。⑥佛地:佛教所说的“清净国土”。⑦心地:即“净土”,佛教所说的理想境界。⑧因:就,于是。论:谈,说。 【赏析】此诗首句以“独”字写沙弥解诗之能,次句以“道”字写人皆称颂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