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尾联抒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译文: 夜晚的风雨使我心惊胆寒,我起身望着天空中飘洒的秋雨。 残灯昏暗,雨声繁响,高树在风中摇曳,秋意正浓。 我离开了这个炎热的地方,告别了夏日的凉扇。 我的心情像那蓬草初断一样,归期暂时被燕儿耽搁。 关山之险已失,脸上的泪水难以收回。 感谢你时常给我带来欢笑,才能解我心中的四愁。
【注释】 重城:指高大的城墙。太清:道家称天为“太清”,这里代指天上。 紫云连照耀,丹槛郁峥嵘:形容佛刹的宏伟壮丽,紫云是佛寺的颜色,丹槛是佛寺的台阶。 榱栋烟虹入,轩窗日月平:形容佛寺建筑的雄伟壮观,椽梁如烟云,门扇如虹霓,窗户明亮照人。 参差五陵晚,分背八川明:形容京城中五条大街傍晚时分灯火通明。 松韵风初过,莲陂浪欲倾:形容佛寺周围树木苍翠,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响,远处的波浪好像要倾覆一般
注释: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听说你的朋友王七在嘉禾寺得到了一把白木制作的琴。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你的老朋友舍不得你离去,把琴留给了我,让我在月光下弹。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今天我来访你,眼泪洒落在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难道想要打开琴盒发出孤独的声音,送你回到夜中墓地。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弹琴还可以断音,何况这把古琴本来就是没有弦的。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注释】 逢归:指书信,即信使。信偶寄:指书信偶然被风吹送到了这里。柳条:比喻人的柔情、柔肠;也可以指人的情感。芭蕉:一种植物名,常绿大叶,有白色绒毛,叶子形状像蕉扇。驿桥:古代传递军政文书的交通要道,设在驿舍附近。 【赏析】 诗是写给远方的人的。从“乡关若有东流信”一句中可知道,这位友人在家乡,不知是否收到过我的信呢?我盼望他早日得到我的信。 首句“逢归信偶寄”,点明“信”
寄许炼师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赏析: 首句“扫石焚香礼碧空”,描述诗人在清晨,独自站在山巅,手持香炉,对着碧蓝的天空,虔诚地焚香祈福。这里的“扫石”,不仅意味着清理场地,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坚定;而“焚香礼碧空”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佛法的虔诚。 第二句“露华偏湿蕊珠宫”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场景的美丽与神秘。露珠挂在花瓣上,晶莹剔透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 赴:前往,指赴边。渭北:古地区名,在今陕西咸阳以北,汉长安西北至潼关一带。石泉驿:驿站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石泉乡。 译文:我正在赴边途中住宿于石泉驿,向南远望那连绵的烽火。 注释:渭北:古地区名,今陕西省中部渭河以北地区,是古代关中平原的一部分。石泉驿:驿站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石泉县。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边城:边境之城。虏城:匈奴所筑之城,即所谓“胡城”
汉家宫阙隔风沙, 小市东头珠帘下。 春风拂槛露华浓, 君王昨日移仙仗。 玉辇将迎入汉中, 露湿宫花月明宫。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汉室长陵小市东的宫廷生活场景的诗。首句“汉家宫阙隔风沙,小市东头珠帘下”,描绘了宫廷外的风沙与珠帘下的繁华景象。次句“春风拂槛露华浓,君王昨日移仙仗”,进一步描绘了宫殿内的春意盎然和华丽的宫廷生活。第三、四句“玉辇将迎入汉中,露湿宫花月明宫”,则展现了宫廷迎接君王的情景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注释】 ①伏波惟愿裹尸还:马援,东汉名将,以战功封为伏波将军。 ②定远: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 ③莫遣只轮归海窟:不要让战马返回海窟,即战场。 ④射天山:射向天山,表示誓死保卫边疆。天山是边塞的象征。 【赏析】 此诗通过赞扬两位历史名将的忠诚和英勇,表达诗人对保家卫国士兵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注释:心中期盼在紫阁山中赏月,身已来到黄堆烽上的云中。 年岁已过,头发和书剑一样变老了,但戎装更像霍将军般雄壮。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边关将士的赞美之情的诗篇。首句“心期紫阁山中月”,以想象中的紫阁山中明月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边关将士们英勇无畏、忠贞不渝的精神风貌的钦佩和向往。颔联“身过黄堆烽上云”,则通过描写边关将士们在烽火台上奋勇杀敌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们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此题的考点是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赏析时,注意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语言特色、思想情感、手法技巧以及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 ①霜露肃时序(霜降了)。②缅然方独寻(独自徘徊,感叹时光流逝)。③暗溪迟仙侣(幽静的溪边,等待仙侣的到来)。④寒涧闻松禽(涧底传来鸟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