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
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其一 注释:在与敌军的激战中,他身先士卒、英勇奋战;他的威信和威望是通过一次战斗就能显现出来的。功名最终归于死事,而义勇则鄙视那些苟且偷生的人。箭矢射向胡天,弓弦仍然弯曲如月。君王思念战争的痛苦,就像在为战死的士兵起冢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梅尧臣对一位节使的挽诗。诗人通过对战场上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这位节使英勇无畏、忠心报国的精神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
【注释】 散策:散步。解鞍成小憩,指骑马行走之后解下马鞍休息一下。 遂:于是,就。幽欣:幽静而愉快的情怀。 偶拂:偶然碰到。 坐看:坐着观看。 嵓:山。 桑麻:泛指田野里的桑树和麻类植物。 畏景:害怕阳光。 水竹:水中的竹子,这里指溪边的竹子。 方自得:正感到自在愉快。 清凉谁与分:清凉只有我独自享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行至溪边,随意散步时的即兴之作。诗的首句“解鞍成小憩”
【注释】 三山:指长江南岸的三山矶。渡口,渡船停泊处。 春水:春天的江水。 斜阳:太阳偏西时的光线。八字堤:堤上刻有“八字”二字的石碑,是古代测水位的标尺。 河淤:河水流经后,泥土沉积。树身:指树木的树干。短:指树干不长。 沙截:水流冲刷。草痕:指草地被冲刷的痕迹。齐:整齐。 地纳:大地容纳。黄流:黄色的流水。大:广阔。天衔:天空笼罩。浚泽:积水。低:低洼,低平。 故人:老朋友。见:见面。不我见
塞上四首 其二 【注释】因寻:顺便寻找。射雕垒:古代边塞上筑有高台以射杀飞鸟的营垒,这里泛指边关。偶到:偶然路过。 卤地:盐碱地。牛羊瘦:指牧草少。草木膻:指草木茂盛。 废城:废弃不用的城堡或城市。馀:剩下。井臼:汲水用的井和捣米用的石臼。断烽烟:指烽火不再用来报警,即和平时期。自说:自己说。 经今:到现在已过了多少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荒凉景象的诗作。全篇紧扣“荒凉”二字下笔
【注释】 开元寺:位于今浙江杭州的灵隐寺。 岁久开元寺,槐花落石龙:年深日久,开元寺已破败不堪,只有满地的槐花和几块残砖断石,在风中摇曳。 僧瓶深碧甃,蜗壁篆金容:寺庙僧人的瓶子里装满了碧绿的颜色,墙壁上刻满了金色的纹样,这些颜色和图案都十分精美。 窗影年年塔,禽栖夜夜钟:每当夜晚来临,窗外的塔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寺内的鸟儿则在夜晚栖息在钟声中入睡。 平生睡秋雨,竹阁味偏浓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明确要求,即“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本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并结合注释进行赏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然后根据要求依次解释诗句,最后给出赏析。 【答案】 ①梁园:即梁园亭,在今河南开封市南。②相逢:指今晚月下与友人饮酒畅谈。③他时
【注释】 塞上四首其一:指在边塞的诗作。穷边四十里,穷是极的意思,形容边界极为遥远。野户两三家:指边疆的村庄。山腹过云影,波光战日华:山的腹部有云影流动,波浪映着太阳的光芒。汲泉寻涧曲,樵路入云斜:寻找泉水,沿着山涧的小路走,山路蜿蜒而曲折,仿佛进入云端。随分坡田罢,还簪野草花:随意耕完山坡的田地,回到田间采摘野草的花。 译文: 边境远达四十里,几户人家分散在荒野。山中云雾缭绕,水波映着太阳光芒
诗句 1. 岁晏寒无那,夜深清欲饥。 - 注释:岁末寒冷难耐,夜晚更深时感到饥饿。 - 译文: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气越发寒冷,夜晚越来越深,我感到非常饿。 2. 竹风惊梦断,雪意听窗知。 - 注释:一阵竹风惊醒了睡梦中的我,窗外传来的雪声似乎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 译文:一阵风吹断了我的梦境,而窗外飘落的雪花也让我感受到了冬天的气息。 3. 稍稍鹊翻树,萧萧人语篱。 - 注释
诗句: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译文:寒冷的月色映照在残破的烛光中,雨滴在深深的竹林里回响。 赏析:此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冷月、残烛、深竹和雨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秋夜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闲闲堂 天运如转毂,日月如循环。 人生天地内,顷刻安得闲。 所贵心无事,心安身自安。 低头拾红叶,仰面看青山。 朝听新泉响,暮送飞鸟还。 清晨了人事,过午掩柴关。 高非出天外,低不堕尘寰。 花落鸟声寂,我处动静闲。 注释: - 天运如转毂(tian yùn rú zhuǎn gǔ):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如同车轮的滚动。 - 日月如循环(rì yuè rú xún 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