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三山渡,斜阳八字堤。
河淤树身短,沙截草痕齐。
地纳黄流大,天衔浚泽低。
故人不我见,愁思使人迷。
【注释】
三山:指长江南岸的三山矶。渡口,渡船停泊处。
春水:春天的江水。
斜阳:太阳偏西时的光线。八字堤:堤上刻有“八字”二字的石碑,是古代测水位的标尺。
河淤:河水流经后,泥土沉积。树身:指树木的树干。短:指树干不长。
沙截:水流冲刷。草痕:指草地被冲刷的痕迹。齐:整齐。
地纳:大地容纳。黄流:黄色的流水。大:广阔。天衔:天空笼罩。浚泽:积水。低:低洼,低平。
故人:老朋友。见:见面。不我见:不和我相见。
愁思:忧愁和思念。使人迷:使人心烦意乱。
【赏析】
《三山渡口》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三山渡口的环境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全诗通过对三山渡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联“三山渡口”,交代了诗歌的背景。三山渡口是一处风景秀美的地点,诗人在这里留下了他的足迹。这里的“三山”指的是长江南岸的三座山峰,而“渡口”则是指船只停泊的地方。这一句为后面的景色描述打下了基础。
颔联“斜阳八字堤”,进一步描绘了渡口周围的景色。“斜阳”指的是太阳偏西时的光线,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八字堤”则是古人为了测量水位而设置的石碑,上面刻有“八字”,是古代测水位的标尺。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之中。
颈联“河淤树身短,沙截草痕齐”,进一步描述了渡口周围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河淤”指的是河水流经后,泥土沉积在河床中;“树身”则是指树木的树干,由于长时间的水流冲刷,树干变得较短;“沙截草痕”则是指沙粒将草地上的痕迹完全覆盖住了。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展现了渡口周围的自然环境之美。
尾联“地纳黄流大,天衔浚泽低”则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力量。这里的“黄流”指的是黄色的流水,象征着大地的宽广与包容;而“天衔浚泽”则是指在天空的笼罩下,积水形成低洼之处。这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之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尾联“故人不我见,愁思使人迷”则是对整首诗的情感总结。这里提到了“故人”,即老朋友,但诗人并没有见到他们。这种遗憾之情使得诗人陷入无尽的愁思之中,使他感到迷茫不已。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揭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写三山渡口的环境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与朋友相聚的时光,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