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
寄胡明府(辛卯) 老去甘垂钓,秋深叹转蓬。 虚堂惊蟋蟀,凉露满梧桐。 隐吏思梅福,忘年得孔融。 飘零方有日,清宴几时同。 诗句释义 1. “老去甘垂钓”:表达了诗人对钓鱼的热爱,以及对老年生活的满足和宁静的态度。通过垂钓这一动作,诗人描绘了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2. “秋深叹转蓬”:这里的“转蓬”比喻随风飘荡、难以稳定的生命状态
以下是对《游仙三首 其一》的逐句翻译、赏析以及关键词注释: 诗句解读 1. 东土非吾好:表示诗人不愿意在尘世中生活,渴望追求一种更高、更好的生活方式。 2. 西征岂惮劳:表示诗人愿意为了追求理想而付出努力和汗水。 3. 何能从桂父:询问如何效仿那些仙人的行为。 4. 且自学卢敖:表达了诗人即使不能直接效仿仙人,也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态度。 5. 入水骑龙竹
【注释】 1. 臣里:指自己的家乡。 2. 东家子:指自己家的子弟,即儿子。 3. 生来十指柔:意思是自幼手很巧。 4. 已矜能挟瑟:已经能够熟练地弹奏瑟。 5. 不自解梳头:意思是自己不用别人帮助就能梳头。 6. 蜡泪挑珠凤:指蜡烛滴落时像珠子般闪烁的烛泪。 7. 风帘控玉钩:形容帘子随风摆动的样子像玉制的钩子。 8. 日长消午梦:意思是太阳升到正午时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9. 斗草及春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然后结合注释、关键词来概括诗句大意。 首联:招提下山路,一径转回塘。招提寺在山脚,下山路通向寺门,寺门前有回塘。“招提”是梵语的音译,指佛寺;“下山路”是指通往寺庙的道路。“一径”,一条小路。“回塘”,指寺院前的水塘。诗人写招提寺下山路,一径曲折,回环于水塘之畔。 颔联:塔影开初地,钟声落上方。塔影在地面上投下的影子
注释: 中峰的藤萝攀上了高峰,亭午时分寺庙传来斋戒的钟声。没有再畏惧长路的艰辛,于是拄着短筇杖策马前行。山光明朗石头上苔藓斑斑,树暗云容容。没有看见支公的鹤,只能相随尘外踪。 赏析: 这是一首写寻访中峰不遇的诗作。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幽深,描绘了诗人寻访中峰不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中峰的向往之情。 “中峰藤萝上”,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中峰的巍峨壮观。藤萝缠绕在山峰之上,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舟人争利涉,日夕更扬舲。 - "舟人"指船上的船夫,他们为了利益而争先恐后地渡河。"扬舲"指的是扬起船桨,划动船只。这句话描述了船夫们在夕阳下争先恐后地渡过河流的情景。 一水分平望,群山接洞庭。 - "分水"指的是分界线或分水岭。这里指的是江河的分水岭,即平江与洞庭之间的界线。"洞庭"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一个著名的湖泊。这句话描绘了平江和洞庭之间的壮丽景色。 风来潮约约
【注释】璇宫:指皇宫。机:织布机。百千强:形容锦缎价值昂贵。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天上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天孙分重锦”句,以神话形式,描写天上仙女织造美丽的锦缎。锦是贵重之物,所以用重锦来形容它的价值。诗人在宫中生活多年,看到宫中织工织出的锦缎,不禁想起了天庭的仙女们所织的锦缎,其价值之高可想而知。“欲渡明河去,牵牛不服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脱离人间尘世,飞升成仙的愿望。然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立秋后一夕同眭俞朱缪集屠斋》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2. 第一句“凉风吹细雨,萧瑟度庭阴”,描绘了一场在秋天里开始的细雨。 3. 第二句“把袂来何暮,当杯夜已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聚会的情景和时间的流逝感。 4. 第三句“天边同落魄,江上独愁心”,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感到迷茫和忧虑的心情。 5. 第四句“谁念新亭泪,飘零直至今”
【注释】彝:地名,在今四川省宜宾县。过:经过。三径:指陶渊明《归田园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句意。三径:指隐居之地。浮杯:浮酒器。独园:指作者的家。林栖:指深居山林。堪:可以。瓢饮:以瓢饮酒。坐忘言:指忘却世俗的语言。竹户:竹门。青虫网:用来形容竹户上爬满了青白色的蛛丝。荷风:荷花的清香。翠鸟:指荷叶上的绿头翁。翻:飞起。徙倚:徘徊不定。 赏析: 首联写彝公来访
南湖即事(癸巳) 南湖秋树绿,放棹出回塘。 箫鼓闻流水,蒹葭泛夕阳。 心随胡雁灭,目断楚云长。 惆怅佳人去,凭谁咏凤凰。 注释: - 南湖:地名,这里指代作者所在的湖泊,可能是作者的家乡或者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 秋树:秋天的树木,象征着秋天的气息和景色。 - 放棹:放下船桨,准备划船出发。 - 回塘:曲折的湖湾,可能是作者经常游玩的地方。 - 箫鼓:乐器,古代用于奏乐或指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