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藤萝上,亭午传斋钟。
无复惮长路,因之策短筇。
山明石齿齿,树暗云容容。
不见支公鹤,相随尘外踪。
注释:
中峰的藤萝攀上了高峰,亭午时分寺庙传来斋戒的钟声。没有再畏惧长路的艰辛,于是拄着短筇杖策马前行。山光明朗石头上苔藓斑斑,树暗云容容。没有看见支公的鹤,只能相随尘外踪。
赏析:
这是一首写寻访中峰不遇的诗作。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幽深,描绘了诗人寻访中峰不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中峰的向往之情。
“中峰藤萝上”,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中峰的巍峨壮观。藤萝缠绕在山峰之上,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这里用“中峰”来指代某个特定的山峰,可能是作者心中所向往的地方。
“亭午传斋钟”,描绘了寺庙在中午时分敲响斋钟的情景。斋钟的声音悠扬动听,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亭午”可能是指中午时分,也可能是指寺庙所在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它都与中峰、寺庙和斋钟有关。
“无复惮长路,因之策短筇。”这里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他不再担心前方的长路,而是拄着短筇杖继续前行。短筇是一种轻便的登山杖,它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山明石齿齿,树暗云容容。”“山明石齿齿”,形容山石清晰可见,如同牙齿一般分明。这里的“明”字可能是指阳光明媚或者明亮的意思,也可能是形容山石的颜色或质地。“树暗云容容”,形容树木被云雾笼罩,显得朦胧而神秘。这里的“暗”字可能是指云雾浓密或者阴暗的意思,也可能是形容树木的颜色或形态。这两个诗句共同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不见支公鹤,相随尘外踪。”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支公鹤的渴望。支公鹤是传说中的一种仙鹤,它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希望能够找到支公鹤相伴左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里的“尘外踪”可能是指脱离尘世纷扰或超凡脱俗的意思。这两个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支公鹤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中峰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