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注释】: 穹壤:宇宙空间。有时:偶尔,偶然。便:立即,马上。彤管笔:红色的毛笔,传说是曹娥所写。色丝碑:彩色的丝织品做的碑,指刻有文字的碑石。 赏析: 曹娥是东汉时著名的孝女,年幼时就随父亲投江殉父,为纪念她,人们为她修建了一座曹娥庙,并刻下了她的事迹在碑上,后人称之为“曹娥碑”。 诗人通过描写曹娥庙和碑,表达了对曹娥的敬仰之情。首句“穹壤有时敝”意为,宇宙空间有时会出现一些破败之处
【注释】 杂咏一百首 其九十七 戴良女 竹笥:用竹子做的箱子。綀帔:粗布做的披肩,泛指贫妇之服饰。 何妨:不妨。 托妾身:嫁给我吧,我贫穷但会尽力照顾你。 若逢夫婿问,向道乃翁贫:如果遇到丈夫(即女婿)来问的话,我就说我家贫穷。 【赏析】 这首《杂咏》是诗人自题的。他借自己贫困的生活,表达了对贫家妇女的同情和关怀。诗中“竹笥并綀帔”,“綀帔”就是贫妇人的服饰,这几句诗的意思是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七 孔融子 二稚吁何罪,冤犹在史书。 老瞒浑忘却,只记哭仓舒。 注释 - 二稚:指孔子的两个弟子颜回和子路,这里特指他们的儿子,即孔融的幼年时期。 - 吁何罪:感叹为何会遭受不公的待遇或冤屈。 - 老瞒:指曹操,“老”是对曹操的尊称。 - 浑忘却:完全忘记了。 - 哭仓舒:指为儿子哭泣的情景,因为仓舒(即曹植被杀害)的死而感到悲痛。 译文 孔子的两个弟子,颜回和子路
注释:古人看重的是品德,最初并不看重女子的美貌。不要因为衰老而伤害自己的容颜,仍然可以嫁给像孔明那样的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女性美的宽容和理解。在古代社会,女性的美貌往往被视为重要的价值,甚至高于品德。然而,这首诗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品德更为重要。诗人认为,即使女性年纪增长,容貌不再美丽,她们仍然可以拥有美好的品德,值得被尊重和爱护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一 项橐 解析老聃与项橐,探讨圣人之道无定法 1. 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 - 探讨义理之深奥,表达对知识无限性的敬畏 - 指出即使是最伟大的智者也无法完全了解一切 2. 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 - 提出圣人之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应随时代而变 -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无论向谁学习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 驼橐橐,风萧萧 - 使用形象比喻来描绘环境之凄凉 - 突出孤独与无助感
东家女 神女登徒子,微词未必然。 感襄通一梦,窥玉费三年。 注释: 神女和登徒子(指追求神女的男子),神女并没有拒绝他,但也没有接受他的微词。 她被感动了,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她想要窥视那晶莹剔透的玉石(指自己),但她已经花费了三年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神女对“登徒子”的态度为线索,通过“微词”、“感襄”、“窥玉”、“费三年”等关键词,描绘了神女对于“登徒子”态度的变化过程
【注释】: 狡狯(jiǎo kuài):狡猾、诡诈。 疑为幻:怀疑是虚幻。 姝妍(shū yán):美丽。 魔:恶魔、妖怪。 殷勤:殷勤,恳切,诚恳。 莫恼病维摩:不要恼烦有病的维摩诘(yì huá jí)。 维摩诘:古印度佛教高僧。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她狡黠多智,貌似恶魔;而实际上却很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作者在赞美女子的美丽和善良时,又巧妙地运用了“维摩诘”这一典故
【注释】 缇萦:汉文帝时,齐太仓(今江苏泰州)人缇萦,为救父肉刑之苦,上书自赎。文帝感其孝心,赦其罪。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皇帝看了缇萦写的奏章后,非常感慨。缇萦不仅救了父亲,自己也被赦免了刑罚。 诗的前两句“天子览书悲,肉刑无复施”,意思是说皇帝看到缇萦的奏折后,十分悲伤,因为以前实行的肉刑已经被废除了。这里的“览书”指皇帝阅读缇萦的奏折,而“书”则是指缇萦的奏折。
【注释】: 阿宜:指牧之。 谆谆:诚恳的样子。 谆谆诲:恳切地劝导。 假令:倘若。 叔父:这里指宰相李德裕。 【赏析】: 这首杂咏诗以牧之的为人和为官经历作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而不失含蓄、委婉。 首句“牧有谆谆诲”是说牧之有恳切的教诲。牧之是诗人的朋友,也是他引以为荣的知己,所以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第二句话是对牧之的赞扬,称赞他的为人淳朴忠厚,为人谦恭谨慎
注释: 1. 座上交游广:指在座中有很多有交往的人。座上,这里指的是宴会场合。交游,即朋友交往。 2. 城南讲读馀:指从城南回来之后,还沉浸在读书学习中。余,表示剩余、未尽的意思。 3. 如何:为什么。万金产,指很多财富。产,是名词,意为财物或财富。 4. 只解八分书:只知道写八成的书。八分书,指写得不完整的文章或者书写水平只有八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宴会场合与众多朋友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