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炫奇的疾,医以平易; 英发之疾,医以深沉; 阔大之疾,医以充实。 注释:治疗炫奇的疾病要采用平和、简单的方法; 治疗英发的疾病要采用深沉、含蓄的方法; 治疗阔大的疾病要采用充实、宽宏的方法。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疾病与治疗方法对应关系的诗歌。诗中通过三个比喻,分别阐述了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炫奇的疾病,即过于张扬或炫耀自己的缺点和毛病,用平易、简单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即用温和的态度去改正它
【解析】 题中诗句,是集句诗。“集峭篇”即“集古体诗”,“三一”指王维的《观猎》。这首诗的大意是:斜阳下的树下,我悠闲地和老和尚清谈;深雪堂里,我与骚人白战。 注释: (1)斜阳树下:指诗人在夕阳西下时,坐在树下闲谈。 (2)闲随老衲清谭:闲情逸致地同和尚清谈。老衲,是对和尚的一种尊称,这里指和尚。清谭,闲谈、聊天。 (3)深雪堂中:大雪天里,在雪堂里吟咏诗词。深雪,指大雪纷纷,雪下得很厚。
【注释】 ①觑破:看破。②兴衰:兴盛和衰落。③人我得失:指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利害关系。④阅尽:经历。⑤豪杰:有志气的人或英雄人物。⑥心肠:内心的感情。⑦冰消:冰融化了。⑧寂寞繁华:冷落而繁盛的场面。⑨豪杰心肠灰冷:指英雄好汉因见利忘义、丧失气节而感到心灰意冷。 【赏析】 此诗为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世事沧桑、人生易逝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历史英雄豪杰的惋惜之情
我们来理解题目中提到的“三七”。在中国的传统数字文化中,“七”和“八”被视为不太吉利的数字。例如,“七喜”通常与不吉利的谐音相关联。而“三”和“四”在某些情况下被认为是吉利的,如“三生三世”常被认为代表着长寿和幸福。 我们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和意境。第一句“吟诗劣于讲书”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与实际教育之间的比较。在这里,“劣”表示不如或逊色。接着,第二句“骂座恶于足恭”通过对比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世人白天睡觉,如果能做到梦中也能说白天的事,可以算得上是常醒着。 注释:白昼寐语:白天睡觉。 赏析:诗人以“世人”为对象,写出了其白天睡眠,夜晚说话的常态。而这种常态,正是“苟能寐中作白昼语”者的表现。所以诗人用“可谓常惺惺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经常清醒的人
《集峭篇 · 二八》是一首明人陈继儒创作的诗,全诗如下: 要做男子,须负刚肠;欲学古人,当坚苦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要做男子,须负刚肠:这句强调了男子应有的坚强和刚毅的品质。 2. 欲学古人,当坚苦志:这句表达了学习古人应该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陈继儒通过这首诗传达了男子应该有的坚强品质和坚韧不拔的学习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注释】 集峭:指集中《峭壁集》。三四:这里指诗篇的第三、四句。 名山:指名山大川。乏侣: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芒鞋:僧人穿的草鞋,借指隐士。锦字:书信的美称。这里泛指佳作。 【译文】 名山大川缺少知音,我不解登山穿芒鞋;美景佳作无诗可咏,只好虚怀囊藏书信美。 【赏析】 此为诗人隐居后所作之诗。上半部分“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写自己独行深山,与世隔绝,没有知音朋友,只好穿上芒鞋,登高远望
【注释】 集峭篇:诗集名。三十首诗为一组,每首诗有30个字。烦恼场:指人世间的纷扰和烦闷。清凉世界:指清净无为的境地。营求念绝:营谋追求之心已绝。心归自在乾坤:心归于自然宇宙之中。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心境的诗。诗的前两句以议论入诗,说明自己摆脱了世俗的烦恼,住进了一个清静的世界;后两句又以抒情收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世界的向往。 这首诗的构思颇具匠心,它从“烦恼”入手,用“空”、“清凉”
【解析】 此诗首联“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意思是:声音和气息的感应,是人本身发出的。而不是在寻找什么行文的人。“寻行数墨”指文章写得好,而“风行水上之文”是指文字写得流畅优美,一气呵成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好的诗文,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而不是人为地雕琢出来的,它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什么,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产生的。中间两联“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句一字之奇”意思是:这样的文章
注释: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这是说,少说话可以体现尊贵,多写作可以体现富有,这是对士人而言的。 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 载清名以当车,意思是用清白的名声去驾车,比喻以高尚道德修养为人生导向。 咀英华以当肉,意思是咀嚼着优美的文辞如同吃肉一样,比喻以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心灵。 赏析: 这首诗是《集峭篇》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