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琐闱延阁腹心臣,籍甚声华动缙绅。 药石言行天下雨,裤襦恩达国中春。 召南去后馀思在,纶氏归来壮志新。 莫为流年嗟白发,济时须仗老成人。 注释: - 琐闱(suǒ wéi):指宫廷中的内宫门。延阁:指宫殿内的廊舍。腹心:指心腹,亲信大臣。籍甚:极好、极重之意。声华:声望和才华。动:惊动。缙绅:泛指官员。 - 药石:比喻良药或箴言,此处用以形容君主的治国之策如同治病救人的良药一样
这首诗是和张伯常一起在岘山亭上晚上饮酒作的,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挥手红尘意浩然”,意思是作者挥手告别喧嚣的人世,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尘”是指人世间的繁华,而“手”则是一种告别的姿态。 第二句“夙兴招客与扳联”,意思是早早起床,邀请朋友们一同饮酒作乐。这里的“夙兴”是指早起的意思,而“招客”则是指邀请客人的意思。
岘山亭置酒 石磴萦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虚亭。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 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棂。 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 注释: 1. 石磴萦回入杳冥:石阶盘旋曲折,通向深远的山林。 2. 筠松高下簇虚亭:筠松树高低错落,环绕着空荡荡的亭子。 3. 春归野路梅争白:春天来临,野路上的梅花竞相绽放,洁白如雪。 4. 雪尽沙田麦正青:雪融化后,沙田中的小麦一片翠绿。 5.
【注释】 1. 陈君式:指宋代诗人陈棣。恭轩:对人谦敬的称呼,轩指高大的房子。 2. 墙头俗眼看:比喻庸俗的人看不惯高雅的东西。 3. 故开苍藓种檀栾:故意种上苍苔和檀树(一种树木)作为装饰。 4. 虚心得处从天性:意思是说,人的心志高远,是与生俱来的。 5. 劲节知来在岁寒:意思是说,坚韧的节操是在寒冷中磨练出来的。 6. 叶养风烟夸酒美:叶子生长得茂盛,可以遮风挡雨,就像酒一样有美味。 7.
招泽甫竹亭闲话 偶归塞马应何定,粒食鹪鹩颇自安。 云压楚山春后雪,风吹襄水坐来寒。 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 赖有佳宾堪下榻,且将清话对檀栾。 注释: 偶归塞马:形容回归故乡的心情。 粒食鹪鹩(jiāo liáo)颇自安:形容自己虽生活贫困但内心感到安定。粒食,指粮食不足;鹪鹩,小鸟,以草为巢。 云压楚山春后雪,风吹襄水坐来寒:用云压山、雪落江边等自然景观来比喻诗人内心的感受。 诗豪
《送程殿丞还朝》是宋代诗人曾巩的一首七言律诗。曾巩,字子固,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他少有文名,为欧阳修赏识,又曾与王安石交游。累官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诸州,所至多有政绩。神宗元丰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节用为理财之要。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和对他美好声誉的赞美,同时体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诗句原文: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自重肯悲三献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赠黄降自宜城赴官许昌》。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学有所成,谁为最佳? - 注释: 问自己学问的成就最完美是谁。 - 赏析: 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朋友学问成就的认可和尊敬,询问对方谁是学问成就最完美的人。 2. 从何学来的知识最完备? - 注释: 问自己所学的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是最完备的。 - 赏析: 进一步强调了对自己学问成就的认识
【诗句注释】: 沙渚:水边沙地的洲渚。 鸿飞入楚云:大雁飞向楚国的天空。 远林樵爨:远处树林中烧木做饭的声音。 娟娟野菊:洁白美丽的野菊花。 漠漠沧江带雨浑:朦胧的江水被雨水覆盖,一片浑浊。 归路赏心应驻节:回家的路上心情舒畅,应该停下来休息。 客亭离思暂开樽:在旅馆里思念故乡,暂时打开酒杯畅饮。 莫嗟问俗淹翔久:不要感叹自己因仕途不顺而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 从此频繁不次恩(zhòng)
注释: 1. 一见心亲十载前,相望南北久茫然。 - “一见心亲”意为初次见面即感到亲近和亲切,表达了诗人与张伯常之间深厚的友情。 - “十载前”指的是十年前。 - “相望南北”意味着两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心意相通,相互思念。 - “久茫然”表示长时间以来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2. 喜倾白发论文酒,重访清江下濑船。 - “喜倾白发”指高兴地喝起美酒,这里的“喜”字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喜悦之情。 -
诗句输出 未拥双驺谒汉庭,暂留车马憩林坰。 译文输出 尚未拥有两辆马车去朝见汉庭,暂时停下车马在林间的小径休息。 注释说明 未拥双驺:尚未拥有两辆马车 谒汉庭:朝见汉庭 暂留:暂时停留 车马憩林坰:车马停在林间的小径休息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