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及赏析。 (1)“簿书壅处精神健”的意思是:公文堆积,政事繁忙,精神却更加健康。这句诗的意思是:由于公事繁重,所以精神饱满。 (2)“风俗浇时质性淳”的意思是:风气败坏的时代,他的本性仍然淳朴。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社会风气败坏,所以本性仍然纯朴。 (3)“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的意思是:公务告一段落后,常常在县城内植树种花;政绩已经取得
金山寺 在寺庙的山门外,一座座小山丘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在它们之中,最高的一座就是金山寺。 这座寺庙虽然建在山外,但是离尘世很远。 它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像一座雄伟的宫殿。 它凌空架设,巧妙排除危险,从青翠的山峦中穿行而出。 它的建筑结构巧妙绝伦,仿佛把山光林色都装进其中。 译文: 金山寺 The lofty mountain peaks outside the walls of the
诗句解析: 1. 百步洪声潦退初,白沙新岸凑舟车。 - 注释: 百步洪声:形容大水声如雷鸣,洪声指的是水流的轰鸣声,通常用来形容江河洪水时的景象。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绘大水消退后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慨。"白沙新岸"则描绘了江岸上新长出的沙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更迭。 2. 一时屠钓英雄尽,千载河山战伐馀。 - 注释: 屠钓英雄
【注释】: 千里分符汉上城——分封诸侯,在汉水之南。 为僚方喜得时英——我高兴因为我得到了英才。僚,同“僚”,指部属或下属;英,英才。 已无楚泽行吟意——已经没有了在江边吟诗的兴致。楚泽,即江泽。行吟,是古代诗人的一种创作方式,常于舟行江畔、山径间吟咏。 便有南阳坐啸名——就有南阳卧龙(诸葛亮)的名声。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三国时期诸葛亮曾隐居于此。 骥力用来精爽紧——良马奔驰起来精神振奋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读懂全诗,把握全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本诗是诗人游览山中郡楼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青山绿水的陶醉之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意。 “满眼青山更上楼,偶携闲客此闲游。”首句写登上郡楼所见之景:眼前尽是青山,登楼远眺,景色更为壮阔
【注】雨中王驾部席上:王驾,唐代诗人,曾任礼部员外郎。 鸠呼:鸟鸣声,这里指春天。 连日始成阴:经过连续几天的春雨,才使天空变得阴暗,意味着久旱逢甘霖。 薄雨聊宽望岁心:微雨使得人的心情稍微宽慰了一点。 浴雁:大雁在水中游动时的样子。 新浪细:柳条细长柔嫩,像新发的丝线一样。 藏鸦:乌鸦藏在柳条里。 春寒巧放花迟发:春天寒冷,花儿却开得晚了。 人老嗟辞酒满斟:年纪大了感到遗憾,只好把酒倒满杯
【注释】 庭桧:庭院中的桧树,指庭院的柏树。蒋颖叔: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樛枝:弯曲的枝条。高下:高低。秀森森: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曾寄名卿异俗心:曾经寄托在名士之身,有不同于世俗之心。曾:曾经,过去。 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草屋子已经过去了,松树身长出千尺新叶荫蔽着大地。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声音清新不与乐器笙、竽混杂,气势雄壮能抵御雪霜侵袭。 汉节从来纵真赏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孙莘老的盛名,后四句写孙莘老的事迹。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孙莘老的赞美之情。 【答案】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 隆名盛位知难久,壮字丰碑亦易亡。 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 岘山汉水成虚掷,大厦深檐且秘藏。 好事今推霅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 注释:隆名盛位(声韵)
【注释】: 一番雨:一阵阵的春雨。 熟:成熟,指开花。 四、五、六句,写水西亭四周风景。“翠筱”是青竹。 陇头:泛指田间地头。馌:送饭,即送饭给田里的人。 缫丝:养蚕抽丝。 向人夸:对人夸耀。 【译文】: 一阵阵春雨使林间的杏花成熟了,四面吹来狂风把水上盛开的花朵打落了。 岸上长满龙鳞一样的青竹,溪中沙石深处映出鳌背的影子。 田间割麦子的人急匆匆赶路,桑园里养蚕抽丝车不停转。
【注释】 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多景楼,甘露寺的一座建筑。此楼因有四景而出名:一为山色,二为江声,三为钟磬(古寺庙常有钟鼓之音),四为月色。 徙倚阑干:徘徊地倚着栏杆向远处眺望。 云乱水光浮紫翠:云雾迷蒙,水波荡漾,映衬着山间青绿的色彩。 天含山气入青红:天空和山间的灵气渗透到大地,使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 一川钟呗淮南月:一片河面上回荡着淮南的佛教诵经之声。 万里帆樯海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