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满轩山色长浮黛,绕舍泉声不受尘。 四境带牛无事日,两衙封印自繇身。 白羊酒熟初看雪,黄杏花开欲探春。 总是济南为郡乐,更将诗兴属何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满轩山色长浮黛:形容窗外的景色如同水墨画中一般,青山隐隐,黛色深沉,仿佛山峰被云雾轻轻包裹。 - 绕舍泉声不受尘:描述环绕着住所的泉水潺潺流动,清澈见底,没有一丝尘埃。 第二句: - 四境带牛无事日
【注释】 1. 阅武堂:在今北京天安门广场北。 2. 五朝:指汉、唐、宋、元、明五个朝代。皇极:指皇帝的权威。 3. 万里车书共太平:全国统一,交通发达,和平安定。 4. 胡马不窥光禄塞:汉朝的边界没有受到胡人的侵犯。 5. 汉家常肄羽林兵:汉高祖刘邦曾以禁卫军羽林郎为警卫。 6. 柳间自诧投壶乐:指汉高祖刘邦曾以投壶游戏为乐。 7. 桑下方安佩犊行:指汉武帝刘彻曾以放牛为乐。 8.
注释: 芍药厅:一种建筑,用来欣赏芍药。 小碧阑干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 小碧:绿色的栏杆。 阑干:栏杆。 四月天:指春天。 露红烟紫不胜妍:形容芍药盛开的景色,美不胜收。 肯为云住阳台女,恐逐风飞饰室仙。 肯为:愿意做。 阳台女: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名,此处代指芍药。 恐逐风飞饰室仙:担心被风吹走,变成仙人。 洧外送归情放荡,省中番直势拘挛。 洧外:水边。 省中:官府内部。 番直:值班。 赏析: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的七绝。“射”字下得很妙,既点出诗人在雪中行猎的背景,又暗含着诗人的用意:以“射羿”比喻自己,而“今独有”三字则表明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看法。 第一句:“雪景鲜妍犹弄色”,这一句是说雪景美丽,像少女一样娇美。 第二句:“柳条葱茜已抽萌”,这句写柳树,柳树抽出嫩芽,春意盎然,景色优美。 第三句:“风光苒苒流双毂”,“苒苒”形容光阴飞逝;“风流”指春光。这句是说
舜泉 山麓旧耕迷故垄,井干馀汲见飞泉。 清涵广陌能成雨,冷浸平湖别有天。 南狩一时成往事,重华千古似当年。 更应此水无休歇,馀泽人间世世传。 注释: 1. 山麓:山的底部。 2. 旧耕:过去的耕种。 3. 迷故垄:迷失了曾经的田地。 4. 井干:井壁交错的样子。 5. 馀汲:额外的打水。 6. 清涵:清澈的水充满。 7. 广陌:广阔的道路。 8. 成雨:形成雨水。 9. 冷浸:被寒冷的水浸泡。
【注释】 东南:指江淮一带。得时英:比喻有贤臣。方底:正合。除书:朝廷的任命书。汉庭:指汉朝皇宫,这里代指朝廷。将幕鼓旗惊白昼:形容沈谏议声威显赫,震动朝廷。将:率领、指挥之意。幕府:指沈谏议的官署。白昼:白天,大白天,形容时间之早。《晋书·谢安传》:“谢安年少时,安仁以百万赏军,安遂游放,不以王事为念。人问其故,答曰:‘处天地之元,与日月同光,此志不立,何其自苦!’”
西湖二首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天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注释: 1. 湖面平随苇岸长:湖水平静如镜,湖面与苇草岸边平行。 2. 碧天垂影入清光:晴朗的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美丽的倒影。 3. 一川风露荷花晓:清晨的风吹动水面,露珠滴落,荷花盛开。 4. 六月蓬瀛燕坐凉:在夏天的六月里,如同仙境一般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早起赴行香:早起去参加一种宗教或仪式性的活动,通常伴随着对神的虔诚敬仰。 - 枕前听尽小梅花:在枕头旁边聆听着窗外飘落的梅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 起见中庭月未斜:清晨起床时看到庭院中的月亮尚未倾斜,意味着新的一天刚刚开始。 - 微破宿云犹度雁:微弱的晨光照破了夜幕下的云层,一群大雁正从天空飞过。 - 欲深烟柳已藏鸦:烟雾笼罩的柳树开始变深
西湖二首 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 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 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注释: - 左符千里走东方:指左符在东方迅速传开。 - 喜有西湖六月凉:喜欢西湖六月的凉爽。 - 塞上马归终反覆:塞上归来,马始终反覆不安。 - 泰山鸱饱正飞扬:比喻心情舒畅,如同山鹰振翅飞翔。 - 懒宜鱼鸟心常静
【注释】 欲休还舞任风吹:想停下来,又像要跳舞一般随风飘荡。 断续繁云作阵随:断断续续的乌云形成阵势跟随。 已塞茅蹊人起晚:傍晚时,已经堵塞了茅草小道,人们就起来了。 更迷沙渚鸟飞迟:在沙洲上迷了路的鸟儿飞得慢。 混同天地归无迹:混同天地,化为乌有,消失于无形之中。 润色山川入有为:使山水变得滋润、美丽,并赋予它们生命。 太守不辞留客醉:太守并不推辞让客人喝醉,而是留下客人。 丰年佳兆可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