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注释】 北渚亭:在今山东省泰安市。 四楹(yíng):两间,一进。虚:空旷。彻地:地面。无邻:没有邻居。孤高:指自己高洁清白。使君:太守。 午夜:深夜。坐临沧海日:坐看海上日出。 青徐:泰山附近一带山名。气:指云雾。接:连接。川原:平原旷野。秀:秀丽。常碣(jié):泰山下碣石山。风:风动云生,云起风涌,形容泰山云的变幻莫测。薰:熏染,这里指草木的香气。 留恋久:久久留连。下阶:走下台阶。尘土
【译文】 到郡一年,我多么幸运能拥着华丽的马车。在东州已经吃够了官饭。 陇上的雨后,看到麦子长得茂盛,桑间的日头长长地照耀着,询问蚕的眠息。 虽然官名冗长,但我并不为此牵累,我的心事总是闲适的。 只怕再过一年官满了就离开。每到湖岸我总是留恋不去。 【注释】 1. 朱轩(zhū xuān): 红色车篷,这里指代车子。 2. 窃食:自食其力,不向官府交纳租税,过着清苦的生活。 3. 陇上:陇山之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风景画。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 第一联:“修檐䡾䡾背成阴,行尽松篁一径深。” -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修长的屋檐下,形成了一片阴影,行走在松竹小径上显得深邃幽深。 - 赏析:诗人用“修檐䡾䡾”形容屋檐高而长,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背成阴”则描绘了周围景色形成的阴凉环境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诗句: 1. 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何长。 2. 朱丝鼓舞逢千载,白羽吹扬慰一方。 3. 已散浮云沧海上,更飞霖雨泰山傍。 4. 谁知万物心焦日,独对松筠四座凉。 接下来是对应的译文: 1. 凛冽的风声在这里响起,尘土被吹散了,我的心情是多么舒畅。 2.
【注释】 阅武堂:唐代长安城的一个楼阁,供帝王阅兵之用。 新渠:即新挖的渠道。 画阁:雕饰华丽的楼阁。 洗耳:形容对名利看得很淡,不愿听到夸赞。 濯缨:洗涤官服上的缨带,比喻摆脱尘俗。 诗笔:指诗文书画等文艺创作。 待月乾:天将下雨,云气凝结成露,所以称“待月乾”,即等待天晴好的时候。 虎溪桥:在长安城外,相传是李白当年游赏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年迈
凝香斋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注释: 1. 每觉西斋景最幽:每时每刻都感觉西斋的景象最为宁静、幽雅。 2. 不知官是古诸侯:不知道这个官职相当于古代的诸侯。 3. 一尊风月身无事:一樽美酒,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没有事情需要处理。 4. 千里耕桑岁有秋:在千里之外耕种桑树
【注释】 纳凉:乘凉。西湖:即杭州西湖,为江南著名风景区。 鱼:指荷花。戏:游戏,嬉戏。一篙:指一茎莲梗插入水中。新浪满:荷花叶圆如钱。绿阴:指荷叶成片。鹢首:指船头,此处指画舫。紫荷香里听泉声:在荷花的香味中听着泉水的声音。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览西湖,观赏荷花,欣赏湖光山色的优美景色和清凉宜人的晚风月色。前四句以白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西湖风光图,后四句则描写了诗人游赏时的惬意心情
环波亭 水心还有拂云堆,日日应须把酒杯。 杨柳巧含烟景合,芙蓉争带露华开。 城头山色相围出,檐底波声四面来。 谁信瀛洲未归去,两州俱得小蓬莱。 【注释】: ①环波亭:位于浙江绍兴的东湖之畔。相传为晋王羲之所建。亭中有《兰亭序》石刻,又名兰亭。②拂云堆:形容水波荡漾,犹如云朵。③“杨柳”句:写柳树在轻风中摇曳,烟雾弥漫,景色十分迷人。④“芙蓉”句:写荷花盛开,露珠晶莹剔透,美丽动人。⑤城头山色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作者的情感态度来分析理解,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句子来赏析。 “鹊山亭”三字为全诗的首句,起笔点明题旨。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这两句描写了鹊山亭的雄伟与壮丽。鹊山亭是济南的名胜之一,坐落在大明湖畔。诗人登临鹊山亭,只见亭子高耸于城之巅颠,气势不凡;其四周则高楼环绕,绿树掩映,十分壮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水香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临池飞构郁岧峣,棂槛无风影自摇。 水香亭坐落在水边,高高的塔楼耸入云端。 群玉过林抽翠竹,双虹垂岸跨平桥。 周围的树林中生长着绿竹,双条彩虹横跨在平缓的桥梁之上。 烦依美藻鱼争饵,清见寒沙水满桡。 鱼儿们追逐着美丽的藻类,清澈的河水装满了船桨。 莫问荷花开几曲,但知行处异香飘。 不必在意荷花开了几曲,只知道行走的地方弥漫着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