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鬼乡人世两伤情,万古书虫有叹声。 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
辛卯七夕
乞巧楼头雁阵横,秦时月照古边城。 已凉秋夜帘深掩,难暖罗衾梦未成。 天上又闻伤短别,人间虚说誓长生。 今宵独抱绵绵恨,不是唐皇汉帝情
纯阳观梅花
我来只及见残梅,叹息今年特早开。 花事已随浮世改,苔根犹是旧时栽。 名山讲席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 游览总嫌天宇窄,更揩病眼上高台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
新祠故宅总伤情,沧海能来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愤在,初春节物万愁生。 风骚薄命呼真宰,离乱馀年望太平。 归倚小车心似醉,晚烟哀角满江城
甲申除夕病榻作时目疾颇剧离香港又三年矣
雨雪霏霏早闭门,荒园数亩似山村。 携家未识家何置,归国惟欣国尚存。 四海兵戈迷病眼,九年忧患蚀精魂。 扶床稚女闻欢笑,依约承平旧梦痕
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
花枝含笑画犹存,偕老浑忘岁月奔。 红烛高烧人并照,绿云低覆镜回温。 新妆几换孤山面,浅笔终留倩女魂。 珍重玳梁香雪影,他生同认旧巢痕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
百尺楼船海气寒,凭阑人病怯衣单。 远游空负求医意,归死人嗟行路难。 蚕食光阴春黯澹,龙吟风雨夜迷漫。 人生终古长无谓,干尽瀛波泪未干
丙戌春旅居英伦疗治目疾无效取海道东归戊子冬复由上海乘轮至广州感赋
又附楼船到海涯,东归短梦不胜嗟。 求医未获三年艾,避地难希五月花。 形貌久供儿女笑,文章羞向世人夸。 毁车杀马平生志,太息维摩尚有家
无题咏张群内阁
舟中怅望梦难寻,绣被焚香夜夜心。 武帝弘规金屋众,文君幽恨凤弦深。 催妆青女羞还却,隔雨红楼冷不禁。 写尽相思千万纸,东墙消息费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