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森甲
【注释】 挽曾国荃联:这是为曾国荃写的挽联。曾国荃是湘军将领,官至两江总督,后死于军中;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建者,官至大学士、两江总督等。曾国荃死,曾国藩为之作挽联。 文正(公)之业:指的是曾氏家族世代积累的功业。曾氏家族是湖南长沙人,以忠勇闻名于世,其创始人为东汉名臣曾参。曾国藩自号“涤生”,字伯涵,号文正,即指曾氏家风和他本人。 昭代:指清朝。 天生诸弟以助成功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内容要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重点考核语言、结构、技巧等方面。赏析时既要指出诗句的特点,又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其作用。此诗为挽联,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先写自己对曾纪泽的赞誉:“省身求阙绍前徽”;第二部分再写曾纪泽的不幸与惋惜:“经远驭边膺帝宠,于俄主和,于法主战,五大洲觇伟望,天奈何夺之。”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 “省身求阙绍前徽”是说曾纪泽有高洁的品行(省身)
大冢宰, 大司徒, 您为谁而活? - 大冢宰,国之柱石:大冢宰作为国家行政与司法的重要领导,其职责在于维持国家的秩序与法律的执行。在《周礼》中,大冢宰不仅是最高官职之一,也象征着国家的核心与支柱。其重要性体现在能够全面掌管百官,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 大司徒,教化之本:大司徒的职责主要是教育和指导人民,推广道德和文化教育,以培养有德行、有知识的公民。这一职位在古代被视为国家治理的基础
【注释】 挽:哀悼。挽联、吊联,旧时丧事中挂在灵堂上的对仗文字。文襄:指李鸿章(字子培,号文襄)。第七臣:在清朝的官员中,从一品官至九品官共分为十二级,第七是正一品,故称“第七臣”。风度:风采、仪态。无双:独一无二。两朝:这里是指张之洞在咸丰、同治年间两度任湖广总督的时期。 【赏析】 这是一副悼念李鸿章的挽联。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曾担任过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
【注释】挽 :哀悼。百熙:张百熙,字小帆,光绪年间进士及第。曲江:即广州,古称粤。风度:风度、气度。遽(jù):突然。为天下恸:为国家、民族而痛哭。湘:湖南。环海交通:指海上的交通要道。争便利:争夺交通便利。如邮政何:比邮政还差。如路权何:比路权还差。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为哀悼张百熙而写的挽联。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上联“曲江风度遽凋零”,写张百熙在广州任职时
陶森甲是清代诗人,以其诗篇“大冢宰,大司徒,汝为汝翼;”等著称。 陶森甲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清朝末期社会动乱,清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森甲参与国家一些重大事件,并留下了许多历史亮点。他与多位上层人物交往较多,参与了国家一些重大事件,在当时被誉为湖南的骄傲、宁乡敬仰的英雄和道林尊敬的贤达。 陶森甲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政治家。他在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中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