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之业,昭代无论,天生诸弟以助成功,独老沅白眉,齐名亘古;
惠敏云亡,贤王继逝,公亦骑箕而归太素,问神州赤县,托命何人。

【注释】

挽曾国荃联:这是为曾国荃写的挽联。曾国荃是湘军将领,官至两江总督,后死于军中;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建者,官至大学士、两江总督等。曾国荃死,曾国藩为之作挽联。

文正(公)之业:指的是曾氏家族世代积累的功业。曾氏家族是湖南长沙人,以忠勇闻名于世,其创始人为东汉名臣曾参。曾国藩自号“涤生”,字伯涵,号文正,即指曾氏家风和他本人。

昭代:指清朝。

天生诸弟以助成功:上天安排了这些兄弟来帮助曾氏家族成功。“天生”指天意安排。这里特指对曾氏家族的扶持。

独老沅白眉,齐名亘古:曾国藩的四弟曾国华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战死,年仅三十九岁。曾国藩有一首《哭四弟》诗:“四弟生同日,同日命不同。一为湘军将,再为贼中锋。身虽陷贼窟,心实系吾兄。沅水无归路,白头空自伤。”意思是说:你和我都活在同一个日子,但命运却截然不同!我活着是为了平定叛乱,而你却在战争中牺牲了。沅水边没有我的归途,只能白发苍苍地看着你离去。

惠敏云亡:指弟弟曾国华(谥号惠敏)去世。曾国华死于太平天国运动中。

贤王继逝:指弟弟曾国华死后接替他职务的是他的侄子曾纪泽。曾纪泽(1839—1894),字劼刚,一字梦瞻,晚号止园,湖南湘乡人。曾纪泽自幼聪明好学,道光二十四年(1840年)随祖父到北京,入咸安宫官学读书。咸丰元年(1851年)中顺天府乡试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编修官,充广东乡试主考官。同治元年(1862年),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管兵部事务。次年,受命督办江南厘金,因与李鸿章意见不合而被免职回乡。光绪五年(1879年),起任两江总督。次年,调任湖广总督兼钦差大臣,督办广西军务,并兼署湖广总督。十年(1884年),调江西巡抚,旋改任陕甘总督。光绪十一年(1885年),调任云贵总督,镇压义和团运动。光绪十六年(1890年)因病解职回乡。曾纪泽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尤工骈体文。著有《皇朝经世文编》《中国先正丛书》《五洲诗钞》。

骑箕:比喻死亡。箕星,二十八星宿之一。

问神州赤县:指问神州大地上的君主是谁。“神州”指中原地区。

托命何人:托付生命的人是谁?“托命”指托付生死。

【赏析】

这首诗是为曾国荃所写的挽联。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人,也是清朝后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侄子,是湘军的重要将领之一。此联是曾国藩在曾国荃去世时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曾国荃的哀悼之情。

上句“文正之业”中的“文正”是对曾国藩的尊称,表示曾国藩的事业是伟大的。这里的“业”不仅指事业,也暗指曾氏家族的家业。下句“天生诸弟以助成功”中的“诸弟”是指曾国荃和他的兄弟们。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有意地安排他们成为曾国藩的助力。

“独老沅白眉”一句中,“沅水”是一条河流的名字,位于湖南省西部。这句的意思是:只有曾国荃在湘军中死去。“白眉”在这里是形容曾国荃英武的样子。这句话表达的是曾国藩对于曾国荃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

下句“惠敏云亡”,其中的“惠敏”是指曾国荃的弟弟曾惠敏。“云亡”表示死亡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贤王(指曾国荃)已经去世了。

“问神州赤县”,这里的“神州”指的是中原地区,也就是中国大地的意思。“赤县”是古代的一种称呼,表示中国大地上的君主。“托命何人”中的“命”在这里是指生命或者地位。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想询问中原大地上的君主是谁呢?

整首诗充满了对曾国荃的悼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曾国藩作为家族领袖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