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
【解析】 “粲公院”是诗人自喻,“粲”字有明亮、光彩夺目之意象。“各赋一物”是说诗人各自赋咏一种物品,即以“初荷”为例。此诗的翻译:初荷微风吹动众草,荷叶宽大,形状长圆,遮住了阳光。晴天时露珠与阳光相合,夕阳中荷花在深水中映出一片红。它从来不沾水,它之所以能如此清净是因为心无杂念。 【答案】 译文:初荷微风和众草,荷叶宽大,形状长圆,遮住了阳光。晴天时露珠与阳光相合,夕阳中荷花在深水中映出一片红
诗句释义: 桂水帆:在桂水之上的帆船。 长波无晓夜,泛泛欲何之:长波浪没有白天黑夜之分,船要去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将山川、江水、飞鸟、闲云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表达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融合,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的开篇“片帆浮桂水
【题神力师院】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注释: ①大师:指神力师,即佛的化身或代表。 ②五岳:指中国的五座名山,分别为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③森禅房:形容山林般的禅房幽静而深远。 ④日月珠:比喻佛法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普照众生。 ⑤沧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内容如下: ```plaintext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 译文: 知道你的官职隶属于大司农,陛下亲临骊山任职很威武。 每年要发钱供给皇家,白天观赏仙液洒在离宫。 清晨千岩白雪覆盖门楼,十月菊花盛开道路两旁。 见不到你的消息和风采
【注释】 贰职:二职。辞满:辞去官职。藏名:隐名,不为人知的名。三十年:三十年间。丹墀:指朝廷。策:指向皇帝进献计策。白首:指年老,这里指年纪老。明主:贤明的君主。日徵士:每日征聘之士。吏曹:指官府官吏。何忽:忽然,突然。济世业:造福世间的事业。棹沧浪船:泛舟于沧海之上的船只。洛门:洛阳城门口。洛河,古水名。春海:春天的大海。彼乡:故乡。令弟:有才能的弟弟。小邑:小地方。烹鲜:烹饪鱼虾等新鲜食物
题僧房双桐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注释:题在僧房中的两颗梧桐树,青翠的梧桐树枝条轻轻拂过太阳,旁边生长着凌霄花。树叶随风飘动,仿佛在传递僧人敲击的木鱼声,清凉的树荫洒落在井台上,井水因此显得更加清澈甘甜。谁能像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蔡邕那样精通音律呢
宿莹公禅房闻梵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注释: 1. 花宫仙梵:花宫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梵是佛教中的咒语或经文,这里指代佛家的语言和教义。 2. 月隐高城钟漏稀:月亮躲进了高楼之上,寺庙中的钟声也显得稀疏而悠长。 3. 夜动霜林惊落叶:夜晚的风带动了树叶发出的声音,使落叶纷纷飘落。 4.
【注释】 郭:外城。 霭霭:形容云气弥漫。 谢:推辞。 朱轮:红色的车轮,这里代指高官显贵。 垂竿:钓鱼。 【赏析】 此诗写诗人于日暮归途中所见景色和所思。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节奏明快,意境开阔,表现了作者归途中的愉悦心情。第一二句,“出郭喜见山,东行亦未远”,描绘了一幅初入郊野时见到的青山远景和归途尚未结束的景象。第三四句:“夕阳带归路,霭霭秋稼晚”
注释: 1. 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魏仓曹的府邸中,每个人都要写一首关于当轩石竹(即石竹)的诗。这是一道题目,要求大家根据对石竹的感受和理解,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 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石竹的颜色与众不同。它的花姿优雅,色彩独特,是大自然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3. 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虽然它与蕙兰、桃李等花木混在一起,但它并不与其他花卉争艳斗丽。石竹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僧。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1.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远公:指慧远禅师,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隐退庐山,远离尘世的纷扰。开士:修行者。幽居:隐居。祇树林:只住在树林中。) - 释义:慧远禅师隐居到了风景秀丽的庐山,并选择在树林中修行。 - 注释:这里描绘了慧远禅师选择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2.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