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题为《题卢五旧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 物在人亡无见期:物(指植物)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无法相见,不知何时再见。 - 闲庭系马不胜悲:庭院中空余马匹系着,不禁令人悲从中来。 - 窗前绿竹生空地:窗户前的翠绿竹子长出了新芽,覆盖了原本的空地。 - 门外青山如旧时:门外那片青翠的小山依旧如此,仿佛从未改变过。 - 怅望秋天鸣坠叶:在秋天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 漕水即漕河,东去意味着向东流。王昌龄被送别,心中满是离愁别绪,因时间已晚(暮)而更加感伤。 - 注释: 漕河,古代的一条主要河流,今已干涸或改道;“多”表示数量众多。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离别时刻的情感深度,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累积。 2.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 在一座野外的寺庙里暂留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樱桃美颜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 后庭卷衣三万人,翠眉清镜不得亲。官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 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鸣鼙走马接飞鸟,铜驮琴瑟随去尘。 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 赤花双簟珊瑚床,盘龙斗帐琥珀光。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 邺城苍苍白露微
【诗句解释】 1. 绮纨游上国,多作少年行。 —— “绮纨”意为华丽的丝绸和精美的纨扇,此处用以形容刘方平(方平)文采飞扬,才情出众。在上国,即指京城长安,他频繁地创作诗作,这些作品多为描写年轻男子的风采。 2. 二十二词赋,惟君著美名。 —— “词赋”指的是诗歌和赋体作品。刘方平有二十多篇词赋作品流传下来,其中“美名”表明他的名声广为流传。 3. 童颜且白皙,佩德如瑶琼。 ——
【注释】 行路难:指仕途艰难,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 汉家名臣杨德祖:汉朝时期著名的大臣杨德祖。 四代五公:指杨德祖家族世代为官,地位显赫。 享茅土:享用土地的赏赐,意味着高官厚禄。 银黄:古代官员的制服,用银丝制成,黄色象征尊贵。 跃马鸣珂:骑着骏马,戴着响铃头盔,形容出行时的威武。 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这些都是古代贵族的服饰和饰品,体现了其高贵的地位和生活。 宾客填街复满座
绝缨歌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 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 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李颀《绝缨歌》诗的首句“楚王宴客章华台”,描述了楚王在章华台上举行盛大宴会的情景,这是一场为了庆祝某项事件或成就而举行的宴会。 -
【解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叛乱,诗人被叛军俘虏至长安,后脱险北归。这首诗以写景抒怀为主,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苦闷和愁思。首联“百花原头望京师”,诗人登上百花原头,遥望京师长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时局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颔联“黄河水流无已时”,“黄河”即指代中原大地,“无已时”意谓流个不停,这一句描绘出一幅战乱时期中原大地一片荒凉的景象
【注释】1.“弹棋”:古代一种博戏。 2.“崔侯善弹棋,巧妙尽于此。”:崔侯擅长弹棋技艺,精妙绝伦。3.“蓝田美玉清如砥,白黑相分十二子”:比喻棋局中棋子布局的精巧和棋盘的平整。4.“联翩百中皆造微”,形容棋艺高超,一局下来连珠成串,每一个棋子的位置都恰到好处,没有多余的空间。5.“魏文手巾不足比”,用魏文帝曹丕(字文才)的典故来比喻崔侯的棋艺。6.“缘边度陇未可嘉,鸟跂星悬危复斜”
这首诗是送别乔琳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劝诫。 首句“草绿小平津,花开伊水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小平津草色碧绿,伊水岸边花儿盛开。 次句“今君不得意,孤负帝乡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好友乔琳目前境况的忧虑,认为他未能发挥自己的才华,辜负了美好的春光。 第三句“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则是对乔琳性格的赞赏,他认为乔琳虽然不追求金银财宝,但内心却能屈能伸,有韧性。 第四句“阮公惟饮酒
杂曲歌辞:缓歌行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 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 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沈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 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五陵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