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才子而富贵,定从福慧双修得来。] - 注释:才子,指有才华的人。富贵,指财富和地位。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有才华的人想要获得财富和地位,必须同时具备福运和智慧,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 2. [新月恨其易沈,缺月恨其迟上。] - 注释:新月,即月初的月牙。沉,指消失或下落。缺月,即月中缺了一块,形似半月。上,指上升或出现。 - 赏析
【注释】 雨:下雨,落雨。之:助词,无实义。物:事物。 能令昼短,能令夜长:能使白天变短,夜晚变长。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自然界中雨的作用的感慨。《宋史翼》载:“李清照,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她早年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在《金石录后序》中,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句子。这些诗句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的感情。本词即写雨天,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热爱之情。 下雨能使白天缩短
【注释】 1. 幽梦影:清代诗人沈谦的作品。 2. 卷一:这是《幽梦影》的第一部。 3. 二十七:这是《幽梦影》的第二十七则。 4. 恨(hèn):遗憾,不满。 5. 书囊易蛀(zhù):书囊容易腐烂生虫。 6. 夏夜有蚊:夏天夜晚蚊子多。 7. 月台易漏:指月光从台子上漏下来。 8. 菊叶多焦:菊花叶子多而焦枯。 9. 松多大蚁:松树大,所以有很多蚂蚁爬进松树。 10. 竹多落叶:竹子多
【注释】 幽梦影:词牌名,取义于“幽”字的意象,寓意着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境界。 卷一:词作的第一部分,通常用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 三十七:这里的“三十七”可能是一个序号,表示这是第三十七首词。也可能是对“三十七”这个词汇进行解读,认为这是指人生的三种选择:富贵、忧生、乐死。 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选择的独特见解。他认为
【注释】 幽梦影:词话集。作者为清代诗人王士禛,其《渔洋小品》中收录有《渔洋题词》。卷一:指《渔洋小品·卷一》。三十八:卷三十八。“唯”是“只有”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词的意境十分独特,用典巧妙,意蕴深远。 上片起句写鬼的富有。“天下唯鬼最富”,这是对“生前囊无一文,死后每饶楮镪”(即死后有钱)的概括,突出了鬼的富有。“生前或受欺凌”,是说人世间的富贵荣华并不能使鬼满足,所以
【诗句】 一岁诸节,以上元为第一,中秋次之,五日、九日又次之。 【译文】 一年之中的众多节日中,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最盛大(第一),中秋节其次,五月五和九月初九再次之。 【注释】 1. 岁:一年 2. 诸节:众多节日 3.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4.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即中秋节 5. 五日、九日:分别指五月五端午节和九月九重阳节 6. 次之:排在其后 【赏析】
【注释】: 古之不传于今者,啸也、剑术也、弹棋也、打球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古代技艺的诗。诗人以“不传于今”为题,列举了四个古代人擅长的技艺:啸、剑术、弹棋、打球。这四样技艺在今天已经失传了,因此诗人感叹不已。全诗通过对这四种技艺的描绘和感叹,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
【注释】 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孟春,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孟夏,四月;仲夏,五月;季夏,六月;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孟冬,十月;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上弦月:月亮的半圆。下弦月:月牙儿。 【译文】 我想写信给雨神:春天的雨水,应该从上元节后到清明前十天内,到谷雨时节;夏天的雨水,应该在每月上弦月之前,下弦月之后;秋天的雨水,应该在孟秋、季秋之两旬;至于冬天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注释: 1. 少年读书:年轻时学习书籍时的心情和感觉。 2. 隙中窥月:形容少年时学习知识时,只能看到一点点,如同从缝隙中窥视月亮一样。 3. 庭中望月:中年人学习时的心情和感觉,站在庭院中看着月亮。 4. 台上玩月:老年人学习时的心情和感觉,坐在台上欣赏月亮。 5. 阅历之浅深
【注释】 想:思慕。 因:因为。 高士:高尚的志士。 花:指美女。 侠客:指有侠胆义气的游侠。 月:月亮,这里比喻好友。 得意诗文:称颂自己的诗文。 【赏析】 此词写景抒情,情景相融,以景衬情,情蕴于景之中。上片起二句,由“雪”想到高士,由“花”想到美人,由“酒”想到侠客,由“月”想到好友,再进一步想到得意诗文。下片三句,是说因这些美好的事物而产生了对它们的思念之情。 全词语言清丽自然,含蓄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