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幽梦影 · 卷一 · 三十九 蝶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别号。 注释:蝴蝶是文采斐然、才华横溢的人的象征,花朵则是美丽动人的美女的代名词。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蝴蝶和花朵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才子和美女的赞美之情。诗人巧妙地将蝴蝶比喻为文采斐然的才子,将花朵比作美丽动人的美女,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气息。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昭君出塞和亲而显名于世,刘蕡因落选而留传佳话;这可以称为不幸,但不能称之为缺陷。 译文: 昭君为了和平与亲人远行到边疆,而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人,刘蕡因为落选而留传佳话,这可以被看做是不幸,但不能被看做是缺陷。 注释: 1. 昭君:即王昭君,西汉时以美貌著称的宫女,后来嫁给了匈奴的单于,成为了“和平使者”,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 2. 和亲:古代一种外交手段,指通过婚姻等方式
以下是对《幽梦影 · 卷一 · 二十六》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及其赏析: 1. 诗句原文: 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而已矣; 樵薪,吾所不能,学薙草而已矣。 2. 译文: 我无法亲自耕种,只能学习灌溉田地的技能; 我无法亲自砍柴,只能学习修剪灌木的技能。 3. 注释: - 躬耕:亲自耕种。 - 学灌园:学习种植和维护庄稼的技能。 - 吾所不能:表示某种行为或能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
【注释】 幽梦影 · 卷一 · 三十二:幽梦影,即《幽梦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张潮所著。“幽”字取自“幽梦”二字的上半部分,意为朦胧而美好的梦境;“影”则取自“隐影”二字,意为隐约的影子。“一卷”,指《幽梦影》的一卷书。 【赏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和对人的珍视的情感。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用爱花的心态去欣赏美人之美,就能领略到更加独特的韵味。以爱美人之心爱花
幽梦影 · 卷一 · 三十三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 注释:美人比鲜花更胜一筹,是因为她能说话。而鲜花胜过美人的地方在于它能散发迷人的香气。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解语者也。 译文:美人和鲜花各有各的优点。如果两者不能同时拥有,那么舍弃香气而只保留说话的能力的美女,才是最完美的。 赏析:此诗以美人与花的对比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美人和鲜花各有各的优点
注释: 幽梦影 · 卷一 · 三十九 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窗户里的人在纸窗上写字,我隔着窗户去看他写字的情景,非常美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室内景色的诗。诗人通过观察窗内的人和窗外的风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中运用了“极佳”一词来强调观景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欣赏和向往。同时,诗中的描写手法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细节的捕捉和表现能力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 山光:指山的光彩,形容山的秀美。 水声:指水的声音,形容水的潺潺流淌声。 月光:指月光,形容月亮的皎洁明亮。 花香:指花朵散发出的香味,形容花香的芬芳迷人。 文人的韵味:指文人的气质和才华,形容文人的文雅风流。 美人的姿态:指美人的优美姿态,形容美人的娇媚动人。 皆可名状:都可以用言语来形容。 皆无可执着
注释: 幽梦影 · 卷一 · 二十三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烟雨也; 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 声有言之极韵,而实粗鄙者,卖花声也。 译文: 景色虽然幽深,但实际上却显得萧条冷落,那就是烟雨天气了。 环境虽然高雅,但实际上却让人难以忍受,那就是贫病交迫的处境了。 声音虽然美妙动听,但实际上却粗俗不堪,那就是卖花的声音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幽梦影 · 卷一 · 二十八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 【注释】: 1. 楼上:指在楼上欣赏风景。 2. 城头:指在城头上欣赏雪景。 3. 灯前:在灯光下欣赏明月。 4. 舟中:在船上欣赏晚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不同地点、时间观看同一片自然风光的诗歌。诗中的“楼上”、“城头”、“灯前”、“舟中”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在不同地点和时间观赏同一景象的场景
【解析】 “三十”是题目,属于拟题。诗中“幽梦影”是作者自喻,意即自己像影子一样,随人而动,不能自主。首联写梦中能随心所欲地行走;颔联写梦醒后可以和死者对话;颈联写梦中可以游览五岳;尾联写梦中的游历不妨碍婚嫁。全诗以梦为话题,表现了作者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思想。 【答案】 幽梦影·卷一·三十 假使梦能自主,虽千里无难命驾,可不羡长房之缩地; 死者可以晤对,可不需少君之招魂: 五岳可以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