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 译文:新月和缺月的形状让人感到遗憾,它们总是在人们最需要月亮的时候消失或出现。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新月和缺月的形状,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期待和失望。新月形状如钩,而缺月则是一块空缺,这种变化让人感到遗憾。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感慨
【注释】 幽梦影 · 卷一 · 十一:幽梦影是清代词人沈谦的词集,共十卷。《幽梦影》为《花影词》中的一卷,收录了词人的一些词作。此篇取自《幽梦影》中的“赏花宜对佳人”一段。 【赏析】 本词写赏花、赏月、赏雪的情境和对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幽梦影”,即《幽梦影》。这是一部词集,由沈谦编著,共十卷。沈谦(1650~1712),字子敦,号东江,又号莲社先生,吴江(今江苏吴江)人
【注释】 黄九烟先生(作者),云:「千古而无偶者,其惟盘古乎?」予谓:「盘古亦未尝无偶,但我辈不及见耳。」其人也即此劫尽时最后一人是也。 ——指盘古开天辟地。 【赏析】 本词上片说天地间有无数个与天地同时诞生的生物,但它们早已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亡;下片则以盘古的形象为喻,说明在宇宙万物中,只有他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 上片首句“古今人必有其偶双”意思是:从历史和现实中来看
翻译: 春天,它是大自然本有的情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秋天,则是大自然的另一种情调,带着一种萧瑟之美。 注释: 1. 春者,天之本怀:这里指的是春天,它是自然界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希望。 2. 秋者,天之别调:这里的“别调”指的是秋天,它不同于春天的热闹与繁忙,而是一种宁静、深沉的美。 3. 愿为木而为樗:希望自己能像木头一样坚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特性。
幽梦影 · 卷一 · 二十二 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译文: 艺术可以吸引蝴蝶,堆积石头可以吸引云彩,栽种松树可以吸引风儿,储存水可以吸引浮萍,建筑台榭可以吸引月亮,种植芭蕉可以吸引雨水,栽培柳树可以吸引知了。 注释: 1. 艺花:指园艺、花卉艺术。 2. 累石:堆积石头。 3. 栽松:种植松树。 4. 贮水:储存水。
【译文】 愿在树木里做棵大樗,愿在草丛中当蓍草,愿在天空里做只鸥鸟,愿在动物群里做个獬豸,愿在虫类中变成只蝴蝶,愿在水中变成条巨鲲。 【注释】 樗:树名,其树干粗壮,皮厚,枝多刺; 蓍:草名,古人用以占卜,长一丈多,茎叶细长,花紫红色; 鸟:指鸓鸠; 兽:指獬豸(xiè zhì); 虫:《说文》中“蚕”字的篆体写法,即“螮螮”,后写作“蝶”; 鱼:指鲲。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
【赏析】 “古人以冬为三余”:指古人认为冬天有三余,即冬闲、冬练和冬藏。“予谓当以夏为三余”,意思是说,我认为冬天的三余应该由夏天来代替。“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睡者,应酬人事之余”。这三句是说明人一天中的活动安排。早晨起床,晚上就无事可做,这是一天中的夜晚时间;夜晚坐在书房看书或写作,这是白天的时间;中午休息一会儿,也是为了应付各种事务,这是应酬的时间。这几句诗表明
【注释】 庄周梦:庄周,即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一书是庄周及其弟子的哲学著作。 蝴蝶梦:比喻人生如梦,一切变化无常。 【赏析】 《幽梦影》,明末清初文学家张潮所著。此诗通过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以及蝴蝶梦见自己化为庄周这一虚幻境界,表现了人生如梦幻泡影的虚无主义思想。 首句“庄周梦为蝴蝶”表明庄子之死,其生亦死,其梦亦死,而蝴蝶之梦亦同此理。第二句“蝴蝶梦为庄周”与第一句互文见义
【注释】 “人须”二句:意谓人要能写诗,物要有可入画的特质。 “幽梦影”:明沈周《题徐文长书画》云:“余尝观文长画,奇古纵横,非人力所能为者。然细观之,其笔法、墨迹、纸绢、布帛,无一不与世之所谓工拙相去甚远。” 卷一:指明代文人唐寅《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与秋香在花园里赏花饮酒的情景。 十四:指唐寅《唐伯虎点秋香》。 【赏析】 此篇以“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总括全文。“人须”,指人物
【注释】 幽梦影:明末作家张大复的词集。 卷一:是其词集中第一卷的名称。 十二:指《幽梦影》一书共十二卷。 渊博友:对知识广博的朋友。 异书:指不同寻常的书籍。 风雅友:对有文化修养的朋友。 谨饬友:对品行端正的朋友。 圣贤经传:指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滑稽友:对诙谐幽默的朋友。 传奇小说:指明清两代流行的一种通俗文艺作品。 【赏析】 本篇是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