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注释】 东方曼倩:东汉人,字长卿,善鼓琴。 佛印了元:即济颠和尚。 【赏析】 这是一首劝世诗。作者通过描绘入世与出世两种人生道路,来告诫读者要认清人生的真谛、正确对待名利得失的道理。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像东方曼倩那样,入世要有所作为;要像佛印大师那样超脱物外,出世而不染尘埃。 曼倩是东汉著名的琴师,他弹琴的时候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之心
楷书:书法的一种,笔画规整,结构严谨,书写时笔势平稳。 文人:指有文化的人,多指读书人。 草书:书法的一种,笔画不拘常规,书写时笔势奔放,线条流畅。 名将:指有军事才能的将帅,多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 缓带轻裘:指穿着宽松、轻便的衣服,形容生活悠闲自得。 羊叔子:即羊祜,晋朝时期的著名将领,曾任荆州都督,为人宽厚有恩,深受百姓爱戴。 佳处:好的方面或地方。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书法艺术的诗
注释: 昔人说:「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在此世界。」 我则说:「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译文: 古人曾经说:「若无花、月、美人,不愿来到这个世界。」 而我则说:「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要成为人。」 赏析: 这首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诗人认为,如果没有花、月、美人这样的美好事物陪伴,那么人生就失去了意义;而如果没有翰墨、棋酒这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注释】 幽梦影 · 卷一 · 其三: 无善无恶是圣人, 善多恶少是贤者, 善少恶多是庸人, 有恶无善是小人, 有善无恶是仙佛。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幽梦影》中“卷一”中的第三篇《其三》。全诗以对比的方法,将圣人、贤人、庸人、小人和仙佛等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了一一比较,最后得出了善无善恶的结论。 第一句:“无善无恶是圣人”,意指圣人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人。圣人通常被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智慧
【注释】:上元,农历元宵节。丽友,美好的友人。韵友,有情调的人。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为登高之节。逸友,超脱尘世的隐士。 【赏析】:此诗以饮酒作乐为中心,将友情分为不同的类型,并分别予以赞美。 “上元须酌豪友”,即在元宵佳节,应与豪迈的朋友一起喝酒。这里的“豪友”指那些能共赏月、同欢乐的知己朋友。诗人认为,这样的朋友才能与自己同享佳节之乐,所以应当与他们一起喝酒。 “端午须酌丽友”,即在端午节
【注释】 少年人:年轻的人。须:必须。老成:有经验,成熟。识见:知识见解。襟怀:心胸,胸怀。 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年轻一代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的诗,意蕴十分丰富。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具备成熟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在复杂纷繁的现实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一个年轻人应该具有一颗年轻的心,保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注释】 幽梦影 · 卷一 · 其六:幽梦影是清代文人袁枚的词集。幽梦影包括《幽梦影》《随园诗话》等词文。卷一收录了作者的一些诗词。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pí) 【译文】 花儿不可以没有蝴蝶,山不可以没有泉水,石头不可以没有苔藓,水不可以没有藻类,大树不可以没有藤萝,人不可以没有癖好(嗜好)。 【赏析】
【注释】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指四季不同的声音。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指白天和夜晚不同的声音。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指山水之间不同的声响。方不虚生此耳:指耳朵不白白地存在。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如果受到恶劣小人的侮辱和辱骂。悍妻诟谇:凶悍的妻子辱骂丈夫。 【赏析】 这首小诗通过诗人在一年四季里所听到的声音,来说明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第一首四句
【注释】 鳞:指水中的鱼,也泛指水族动物。金鱼是鱼类,故称。 羽:指禽鸟,即鸟类。燕子是一种候鸟,常栖息在屋檐下或树上,所以称紫燕。 可云:可以说。物类神仙:万物都像神仙一样美好。 曼倩:东方朔字。避世:隐居不仕。 金马门:汉代宫名。汉成帝时,以金马门为尚书省。 不得而害之:无法伤害他。 【赏析】 此诗通过赞美金鱼和紫燕的美好,暗喻那些隐居山林、不与世俗争名夺利的人物。全诗语言简洁明快
幽梦影 · 卷一 · 其一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注释】 ①“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文集,全书共四卷,分为“幽”、“明”、“寒”、“梦”四编。“卷一”为“幽”。 ②“宜冬”,因为冬天万物闭藏,阳气潜藏,所以适宜于研读经典。 ③“其神专也”,因为冬天是一年中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候,因此适合钻研精微的道理。 ④“宜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