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幽梦影 · 跋 · 一 抱异疾者多奇梦,梦所未到之境,梦所未见之事,以心为君主之官邪干之故如此,此则病也,非梦也。至若梦木橕天,梦河无水,则休咎应之;梦牛尾梦蕉鹿,则得失应之。此则梦也,非病也。 注释: 抱异疾者多奇梦:抱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疾病的人往往会有奇异的梦境。 梦所未到之境,梦所未见之事:梦中所经历的是那些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或无法想象到的地方和事件。 以心为君主之官邪干之故如此
诗句: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盖穷则与多感慨,易于见长耳。若富贵中人,既不可忧贫叹贱,所谈者不过风云月露而已,诗安得佳?苟思所变,计惟有出游一法。 译文:古人说:“诗歌只有在穷困的时候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因为穷苦的人更容易产生深刻的感受,更容易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如果是一个富贵人家,那么他就不会忧虑贫寒和卑微的事情,他的谈论的只是风、云、日、月、露这些自然景象。那么,他的诗歌怎么能写得好呢
【注释】: 无其罪而虚受恶名者,蠹鱼也——没有犯错误却蒙受恶名的人。 有其罪而恒逃清议者,蜘蛛也——有了罪行但经常逃避正义谴责的人。 【赏析】: 《幽梦影》是一本由明末文人张潮编著的随笔集,其中收录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本诗是其中的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两种人的不同行为和命运。 诗人以“蠹鱼”和“蜘蛛”为喻,生动地描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蠹鱼,即蛀虫,是一种危害木材
诗句:镜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权,剑不能自击。 译文:镜子不能自我反映,秤杆不能自我称量,剑也不能自我攻击。 注释:镜子(比喻人):指自己无法看清自己的面容或者状态。衡(秤)不能自权(称量):指自己无法衡量自己的重量或者价值。剑(比喻人):指自己无法攻击别人或战胜困难。 赏析:这首诗通过镜子、秤和剑这三个象征性物品,表达了一个人应该谦虚谨慎,不要过分自信,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避免盲目自信和自大
诗句解读: 1. “先读经,后读史” - 这是建议的读书顺序。在古代,儒家思想占据主导,所以首先学习《四书》和《五经》作为基础,这是理解历史和文化的基石。其次阅读历史书籍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2. “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 按照这个顺序学习,可以保证讨论或评价事情时不会有错误,因为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基础和正确的历史观。 3. “既读史,复读经” - 这表示在学习历史的同时
玉兰,花中之伯夷也; 玉兰:一种植物。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葵,花中之伊尹也; 葵:即向日葵,是一种植物。在古代,它被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品质。 莲,花中之柳下惠也; 莲:荷花的美称。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著名人物,以清廉著称。因此,这里的莲象征着清白和高洁。 鹤,鸟中之伯夷也; 鹤:一种鸟类,常被视为长寿、高雅的象征。伯夷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高尚的人物
幽梦影·卷三·七十七 黑与白交,黑能污白,白不能掩黑;香与臭混,臭能胜香,香不能敌臭;此君子小人相攻之大势也。 【注释】: ①“交”通“媾”,结合。 ②“污”指玷污。 ③“胜”比得上,超过。 【赏析】: 这首词的大意是说:黑白相交,黑色的可以污染白色的,白色的却不能完全掩盖黑色;香气和臭味混合在一起,臭味能够胜过香气,而香气却不能抵挡臭味。这就揭示了君子和小人相互攻击、斗争的大势所趋。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菜根谭》卷一“修省”篇中的名句。“耻”字,指耻辱。“痛”字,指痛苦。君子要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感到羞耻,小人则要为失去面子和尊严而感到痛苦。 【答案】 译文 所以君子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有辱于道义而感到羞耻;而小人则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失去了尊严而痛苦。注释 耻:耻辱;痛:痛苦;治:整治、管理;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小人:品德卑劣的人。赏析 本条论述的是修身之道。“耻”是“耻辱”
【注释】 1. 幽梦影:词集名,清代沈谦撰。 2. 卷三:指该书第三卷。 3. 六十四:即“四十四”,此处是虚数。 4. 苏东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翁。宋代文学家、书法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诗、文、书、画均卓然成家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派著称于世。他的诗文富有创新精神,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注释】 “臭腐”句:意思是说,腐烂的东西可以变成神奇的东西;“金汁”句:指的是黄金汁液。 【赏析】 本诗通过对比来阐述一个道理:“至神奇化为臭腐,则是物皆然。”就是说:凡是神奇的事物,最终都会化为腐朽的东西;所有腐朽的东西,最终都将成为神奇的存在。这是从事物的对立面转化的角度来说的,也是说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转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 这首诗在形式上属于对联。作者运用对偶手法,将“酱也、腐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