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沅圃弟四十一初度其六 濡须已过历阳来,无数金汤一剪开。 提挈湖湘良子弟,随风直薄雨花台。 【注释】: 濡须:即下牢洲,是长江中流江口的沙洲地带。历阳:古县名,今安徽和县。 提挈:提起、携持;良子弟:优秀的子弟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1936年写的一首赠予弟弟沅圃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期望与祝愿。 首句"濡须已过历阳来,无数金汤一剪开",意为濡须已经过了历阳(今安徽和县)
这首诗共有九首,其中第三首为: ``` 手皲不烘煁,足趼不趋径。 问我何自苦,我歌君且听。 激湍无驻波,止水光凝凝。 榱栋与欂栌,岂曰非天定。 束蒿代虹梁,于道未为称。 朝菌濡浓露,天天不及暝。 适意一须臾,骨朽犹诟病。 可怜繁华子,醉梦几时醒。 炫妆岂无服,自媒羞妾媵。 已矣吾何营,闭户览明镜。 ``` 注释: 1. 手皲不烘煁:手脚因长期工作而变得粗糙。 2. 足趼不趋径:脚底起茧
沅圃弟四十一初度 几载寒窗逐辛酸,科第尼人寸寸难。 一剑须臾龙变化,谁能终古老泥蟠。 注释: 沅圃弟,即作者的弟弟,字沅圃。初度指他刚满二十岁。 几载寒窗逐辛酸:几年的艰辛求学过程。 几载寒窗逐辛酸:指几年寒窗苦读,历经辛酸。 科第尼人:科举考试中的人,意指科举考试失败的人。 科第尼人寸寸难:科举考试失败之人,在科举考试的竞争中艰难前行。 一剑须臾:一把利剑。 一剑须臾龙变化
【注释】沅圃弟:作者的侄儿名沅圃。四十一:指其侄子沅圃年方四十一岁的生日。 “楚尾吴头”两句:意谓沅圃之兄(沅圃之父)为江陵人,沅圃生于江南,故云。“闇战尘”句:暗喻兄弟之间不和睦。“江干无土著生民”句:意谓江南之地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固定的住处。“龛定”句:意谓沅圃之父在同安郡(今属福建)安定下来,建有小庙。“上感三光”句:意谓上感日月星辰之光,下感百神之灵。 赏析:这是一首题赠寿诗
沅圃弟四十一初度(其一)庐陵城下总雄师,主将赤心万马知。 佳节中秋平剧寇,书生初试大功时。 注释:庐陵城下是说庐陵城下有英勇的将军率领着强大的军队,主将是赤诚之心,万马皆知。在中秋节这个美好的时刻,成功地平定了叛乱,书生初试大功,意味着立功。 译文:在庐陵城下,英勇的将军率领着强大的军队,主将是赤诚之心,万马皆知。在中秋节这个美好的时刻,成功地平定了叛乱,书生初试大功,意味着立功。 赏析
【注释】 杂诗九首:指陶渊明的《杂诗》九首。 其七:第七首。 入门忽恍恍,出门复皇皇:进门时恍惚若失,出门时又匆匆忙忙。 嗟我素心人,各在天一方:叹我这平凡之人,各自生活在天南地北。 庸夫厌鼎食,谊士谋糟糠:平庸的人贪图富贵,有节操的人却追求清苦的生活。 奔走遍天下,归去仍空囊:到处奔波,但回到家中仍是一无所获。 秋老江湖阔,何以慰凄凉:秋天已深,江湖辽阔,怎能安慰内心的凄凉? 勿劳我之思
沅圃弟四十一初度 其十二黄河馀润沾三族,白下饥民活万家。 千里亲疏齐颂祷,使君眉寿总无涯。 注释: - 黄河馀润沾三族:「余润」指的是黄河的剩余水分,「三族」指家族,这里可能是指黄河流域三个家族得到了黄河水的滋润。 - 白下饥民活万家:「白下」通常指的是南京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这里的「饥民」可能指的是因为饥荒而生活在困境中的人群。「活万家」表示这些饥饿的人得到了救助,生活得到了改善。 -
沅圃弟四十一初度 其十注释: - 沅圃:指作者的堂弟。 - 四十一初度:四十一岁的生日。 - 列钟铭:悬挂着钟的铭文,比喻有为的人。 - 谤书:诽谤之书,比喻无才之人。 - 人闲随处有乘除:在空闲的时候,随时可以计算增减。 - 屠羊说:屠羊说出自《论语》,指孔子的弟子屠羊得臣。 - 万事浮云过太虚: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如过眼云烟。 译文: 左边是钟铭右边是谤书,人们闲下来时随时可算账
杂诗九首其六 天鸡鸣半夜,六合未清晓。 乌鹊鸣向晨,羽毛夸矫矫。 一旦金丸惊,戢翼喑百鸟。 鸱鸮流恶声,万方忧集蓼。 青蝇鸣棘樊,缪彰复虚皛。 闲鸣百无补,嗟尔秦吉了。 蝼蝈草闲鸣,乱人徒扰扰。 【注释】: 1. 天:指太阳。2. 半夜:夜深时。3. 六合:天地四方。4. 乌鹊:喜鹊。5. 矫矫(jiāo):雄健的样子。6. 一旦:突然。7. 戢(jī)翼:收起翅膀。8. 鸱鸮(xiūxiǎo)
【注释】 沅圃弟四十一初度 :沅圃,即屈原,字平子,战国时期楚国人,以《离骚》、《九章》等诗篇著称。“初度”,指二十岁。 其九:指第9首诗。 【译文】 河山被朝廷策命为时髦之冠冕,鲁国卫地同被封为异数的诸侯。 天照人间用箭伤刻痕来鉴察,可怜叔子独自贤劳。 【赏析】 此诗是杜甫写给其堂弟杜沅圃的贺诗。沅圃于开元二十一年(733)中进士第,授左拾遗,时年仅21岁。 首联写沅圃中进士后受到皇帝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