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鸡鸣半夜,六合未清晓。
乌鹊鸣向晨,羽毛夸矫矫。
一旦金丸惊,戢翼喑百鸟。
鸱鸮流恶声,万方忧集蓼。
青蝇鸣棘樊,缪彰复虚皛。
闲鸣百无补,嗟尔秦吉了。
蝼蝈草闲鸣,乱人徒扰扰。

杂诗九首其六

天鸡鸣半夜,六合未清晓。

乌鹊鸣向晨,羽毛夸矫矫。

一旦金丸惊,戢翼喑百鸟。

鸱鸮流恶声,万方忧集蓼。

青蝇鸣棘樊,缪彰复虚皛。

闲鸣百无补,嗟尔秦吉了。

蝼蝈草闲鸣,乱人徒扰扰。

【注释】:

  1. 天:指太阳。2. 半夜:夜深时。3. 六合:天地四方。4. 乌鹊:喜鹊。5. 矫矫(jiāo):雄健的样子。6. 一旦:突然。7. 戢(jī)翼:收起翅膀。8. 鸱鸮(xiūxiǎo):猫头鹰的别称。9. 流:发出。10. 万方:四方各地。11. otics(yùxī):一种昆虫,体小而黑,能吸食桑叶汁液,危害桑树,所以古人常以它来比喻害人的小人。
    赏析:
    《杂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共九首,此为第六首。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界中的鸟兽虫等动物在夜间的不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首句“天鸡鸣半夜”,以天鸡的叫声开篇,描绘了深夜时分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性和夜晚的寂静。接着“六合未清晓”,则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天地之间,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混沌不清的状态。这种对比强烈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急与不安。
    次句“乌鹊鸣向晨”,则转向了早晨的场景。乌鹊作为喜鹊的一种,常常被赋予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然而在这里,它们却在清晨时分开始啼叫,这无疑预示着某种不祥的事情即将发生。这种反常的现象,引发了诗人的联想与思考。
    第三句“一朝金丸击”,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金丸在这里象征着打击或灾难,而一旦受到金丸的袭击,所有的鸟兽都将无法幸免。这里的用词非常生动形象,将问题描述得十分具体,同时也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描写了各种动物在遭遇袭击后的反应。其中“鸱鸮流恶声”一句,则直接引用了鸱鸮的叫声,将其拟人化,形象地表达了鸱鸮因受到惊吓而产生的愤怒与恐惧之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闲鸣百无补,嗟尔秦吉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无助局面的无奈与叹息。秦吉了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怪兽,据说能够带来灾难。因此在这里,诗人将其比作那些无用之人或者行为无益的人,对他们感到惋惜。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意味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杂诗九首其六》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和艺术表现力的诗歌。它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动物在夜晚的行为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该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