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忽恍恍,出门复皇皇。
嗟我素心人,各在天一方。
庸夫厌鼎食,谊士谋糟糠。
奔走遍天下,归去仍空囊。
秋老江湖阔,何以慰凄凉。
勿劳我之思,我今足稻粱。
所忧非所职,所乐殊未央。
日暮登高邱,四顾何茫茫。
落叶东南飞,孤雁西北翔。
思君不得觏,惨澹咏斯章。

【注释】

杂诗九首:指陶渊明的《杂诗》九首。

其七:第七首。

入门忽恍恍,出门复皇皇:进门时恍惚若失,出门时又匆匆忙忙。

嗟我素心人,各在天一方:叹我这平凡之人,各自生活在天南地北。

庸夫厌鼎食,谊士谋糟糠:平庸的人贪图富贵,有节操的人却追求清苦的生活。

奔走遍天下,归去仍空囊:到处奔波,但回到家中仍是一无所获。

秋老江湖阔,何以慰凄凉:秋天已深,江湖辽阔,怎能安慰内心的凄凉?

勿劳我之思,我今足稻粱:你不必为我担心,我现在衣食无忧。

所忧非所职,所乐殊未央:所忧虑的事不是我分内的事,我所喜爱的也并非长久。

日暮登高邱,四顾何茫茫:傍晚时分登上高处,放眼望去一片茫然。

落叶东南飞,孤雁西北翔:落叶随风飘向东南,孤雁向北飞翔。

思君不得觏,惨澹咏斯章:想你却不能相见,只能以诗歌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杂诗》之一。诗人以“杂诗”为题,自序此诗为“杂言”,实即杂言抒情诗。全诗共八句三十二言,每句五字,韵脚为“上平十三元”,“下平十三覃”、“上声十六铣”,押平仄韵。

开头两句写诗人入山后的情景,“入门忽恍恍,出门复皇皇”,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新鲜感受和愉快心情。接着诗人抒发感慨,说“我”是个“素心人”。这里所说的“素心人”,是指那些志行高洁、不慕荣利的人。“各在天一方”,意思是这些人各自生活在天南地北,不能相聚。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第三句“庸夫厌鼎食,谊士谋糟糠”,进一步说明诗人的清高。所谓“庸夫”,就是庸俗的小人,他们贪图享乐,只关心自己能享受什么;“谊士”指有节操的人,他们虽然清贫,但却很快乐。诗人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表明自己与庸人不同,不愿过寄生生活,而是安贫乐道,过着清苦而充实的生活。

第四句“奔走遍天下,归去仍空囊”,是写诗人一生的遭遇。他四处奔波,历尽艰辛,但最后仍然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它概括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第五至第八句“秋老江湖阔,何以慰凄凉;勿劳我之思,我今足稻粱;所忧非所职,所乐殊未央;日暮登高邱,四顾何茫茫;落叶东南飞,孤雁西北翔;思君不得觏,惨澹咏斯章”,则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如“秋老”一句,既点出了季节,又暗指年华老去;“何以慰凄凉”一句,既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控诉。其他句子也是这样,诗人通过描绘各种景物,把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清幽,感情真挚动人。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