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皲不烘煁,足趼不趋径。
问我何自苦,我歌君且听。
激湍无驻波,止水光凝凝。
榱栋与欂栌,岂曰非天定。
束蒿代虹梁,于道未为称。
朝菌濡浓露,天天不及暝。
适意一须臾,骨朽犹诟病。
可怜繁华子,醉梦几时醒。
炫妆岂无服,自媒羞妾媵。
已矣吾何营,闭户览明镜。
这首诗共有九首,其中第三首为:
手皲不烘煁,足趼不趋径。
问我何自苦,我歌君且听。
激湍无驻波,止水光凝凝。
榱栋与欂栌,岂曰非天定。
束蒿代虹梁,于道未为称。
朝菌濡浓露,天天不及暝。
适意一须臾,骨朽犹诟病。
可怜繁华子,醉梦几时醒。
炫妆岂无服,自媒羞妾媵。
已矣吾何营,闭户览明镜。
注释:
- 手皲不烘煁:手脚因长期工作而变得粗糙。
- 足趼不趋径:脚底起茧,走路不便。
- 问我何自苦:为何如此辛苦。
- 我歌君且听:我歌唱,您就听一听。
- 激湍无驻波:湍急的水流没有停止。
- 止水光凝凝:静止的水面光彩明亮。
- 榱栋与欂栌:建筑的椽子和梁。
- 岂曰非天定:难道不是天命吗?
- 束蒿代虹梁:用蒿草代替彩虹般的屋梁。
- 于道未为称:在道路(比喻仕途)上并不合适。
- 朝菌濡浓露:早晨的菌类沾满浓露。
- 天天不及暝:太阳下山还嫌时间不够长。
- 适意一须臾:只享受片刻的快乐。
- 骨朽犹诟病:即使身体死亡了,仍然有批评。
- 可怜繁华子:可悲的是那些浮华的人。
- 醉梦几时醒:沉迷梦乡什么时候能清醒?
- 炫妆岂无服:华丽的妆容难道不需要打扮吗?
- 自媒羞妾媵:自己作为陪嫁的女子,感到羞愧。
- 已矣吾何营:算了吧,我追求什么。
- 闭户览明镜:关上门去照镜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名为《杂诗九首》,其三为其中之一。此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命运无常的思考。
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现状和所承受的痛苦。“手皲不烘煁,足趼不趋径”表现了他因为工作的艰辛而变得双手皲裂、双脚起茧;“问我何自苦,我歌君且听”则透露出他以歌声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诗人通过对比强调自己的苦难。“激湍无驻波,止水光凝凝”描绘了湍流的激荡和静止水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活中不可抗拒的艰难困苦和人生的无常。“榱栋与欂栌,岂曰非天定”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改变,即使是建筑的构件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诗人还以“束蒿代虹梁”这一形象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困苦但仍旧坚守信念的态度。“于道未为称”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适应,暗示了他对于世俗功名的态度。
诗人以“适意一须臾”表达了短暂的快乐之后,仍感到生命的无常与空虚。“骨朽犹诟病”则揭示了无论生命如何短暂,最终都会留下批评和遗憾。而“可怜繁华子”更是点明了世间繁华易逝,令人感慨不已。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苦难的描写和对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困境的超然态度。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是古代文人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