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注释】南朝:南梁。甓(pv)舍:宋代砖瓦。甘石、安,都是作者的字号。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砖”“舟”为象,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北宋时期砖瓦工艺的发达和精美
注释:我向史久立下誓言,誓为国家尽忠;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无以安葬。回家后只剩下遗照,家中空荡荡,只有泪长流。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得知朝廷已经投降,自己不能继续为国效命时所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诗句释义及赏析: “庭训差同太邱长,子孝孙贤,已迈元方季方而上” - “庭训”指的是家庭中的教导和规范。 - “差同太邱长”可能是指家族中某人的德行或地位相当于春秋时期的贤人太邱长,即孔子曾称赞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子孝孙贤”强调孝顺和子孙贤能的品质。 - “已迈元方季方而上”意味着这种品质已经超越了古代以孝著称的两个例子:周公(元方)和季方
湘乡昭忠祠联 圣代褒崇迈古今,生而旂常,没而俎豆; 忠臣精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注释: 1. 圣代:指圣明的时代。 2. 褒崇:尊崇。 3. 迈:超越。 4. 生:活着。 5. 旗常:古代的一种官服。 6. 没:去世。 7. 俎豆:祭祀用的器皿。 8. 下为河岳:指死后的名声能像黄河、泰山一样永垂不朽。 9. 上为日星:指死后的英名能像日月星辰一样照耀人间。 赏析:
【注释】 挽凌玉垣母联:挽,挽歌。凌玉垣,指晋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王羲之的七世祖王览,字凌玉,官至中书令。玉垣,这里借指王览。联,对仗工整的诗或词。 葼(yǐ):一种野草。 苏氏兄弟:指东晋时期著名的文人和政治家谢安及其子谢石、谢琰。 慈母机中杼:指母亲在织布机上劳作的情景。杼,古代用来织布的木器。 负米走大湖南北:意谓背米远行到南方去求学。负米,背米。大河,泛指南方。 【赏析】
【注释】 英名百战总成空:指岳飞抗金的壮烈事迹被后人歌颂,但终究是空谈。 泪眼看河山:指岳飞在临刑前流泪看着沦陷的河山。 怜予季保此人民:指岳飞爱护百姓,为百姓着想。 拓此疆土:指岳飞开拓疆域,保卫家园。 慧业几生修得到:指岳飞一生勤奋好学,积智累德,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痴心说因果:指岳飞一心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考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愿来世再为哲弟,亦为纯臣:指岳飞希望来世能继续辅佐弟弟
【注释】 石钟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石钟:指水声,因以名山。 昭忠祠联: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建的祠堂。昭忠,表彰忠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1275年(宋理宗宝佑二年)春天游石钟山时所作。诗中赞美了文天祥的抗元事迹和英勇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首句“巨石咽江声”,写湘江之水奔腾激荡着石头发出的响声;“长鸣”二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声音的回响不断。这两句是说
【解析】 此诗首句“两地同心”中,“两地”指自己与友人彭筱舫两地;“同心”即心意相投,意气相合。第二句“期为诤友”中,“期”是希望的意思,“诤友”是指能直言规劝的良朋益友。第三句“八年重见”,说明两人分离时间之久。第四句“已有传书”,表明诗人与彭筱舫之间通信频繁。 【答案】 译文:你我虽分处两地,却心志相通,愿成为你的诤友;我们分离已八年之久,而书信往来仍然频仍。赏析
【注释】 寸草:指儿女,子女。三春:一年中三个月,这里指母年。令子:贤惠的儿子。名同天北斗:儿子的名声高如北斗,即“名高北斗”。生刍一束:生的干草束。不才:才能不高。来似客南州:来者似南来的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挽联。上联说,母亲像那春天里的小草一样柔弱、生机勃勃,你的孩子就像天上的北斗星那样辉煌、有名望;下联说,您活着的时候虽然只是一捆干草,但是您的孩子却是一位有才华的人
注释: 1. 孔氏弦歌:孔子的学说和音乐。 2. 鲁国新声:指孔子的思想在鲁国的传承与发展。 3. 壁内:墙壁内,这里指孔子庙。 4. 汉家箫鼓:汉朝的音乐。 5. 祖庭余荫:祖辈留下的庇护或荣耀。 6. 人间:这里指世俗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联,每句都有深刻的内涵。 “孔氏弦歌,鲁国新声闻壁内”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孔子思想的敬仰和传承。孔子的思想,如同音乐一样,流传千古,影响着后世